08年重心推介是華富國際(952),這個決定是兵行險着,但這種世道,就算機關算盡,亦不一定豐收,倒不如還原基本步,以公司的潛力及估值作準則,相信有麝自然香。
同行相輕,證券業相關股份,一向欠缺分析員跟進,而且這一行好天收埋落雨柴形象根深柢固,情況比航運業更加嚴重,交投以至估值,都無可避免要偏低。
華富早前公佈亮麗的中期業績後,股價至今不升反跌,連強勁盈利也推不起股價,股價前景看來的確甚灰。
蝕章仍要行動,當然是不認同市場的冷淡。華富的賣點不在證券交易,這一行差異之處幾乎等於零,是鬥至血肉模糊的生意,毫不吸引,真正有潛力發揮的是資產管理。
自己也是做同一行,明白資產管理是講信心的行業,一旦成功建立品牌,增長速度驚人。不錯表現費是收入主要來源,高低的確主要視乎市況,但管理的規模可以快速上升,以華富至今累積的成果,絕對不是難事。
惠理集團(806)今日成績驕人,真正飛躍成長,不外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做生意其中一項奧妙,是當基礎打好之後,突然之間不再是蝸牛式寸進,而是有權短時間內翻幾番。
根據朋友轉述,惠理集團當日上市推介會中,謝清海說過大中華可以容下好幾家惠理。自己發夢的同時,其實更加看好林少陽有機會更快去到這一個境界。
華富現時市值只得幾億元,假如幾年後真的好夢成真,管理資金以百億港元計,市值暴升10倍以上,根本並不出奇。
資產管理潛力驚人
投資同行股票,是有長他人志氣的味道,真正卻是理所當然。作為同業,更加理解行業的潛力和前景,比亂買其他行業股票來得理智。和林少陽差不多同時起步做資產管理,幾年之後落後一段距離,際遇不同,毋須眼紅,倒不如順水推舟,做個小股東,分享他努力得來的成果,收成期應在這幾年。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持有華富及惠理集團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