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母不及送院電梯大堂產子

20歲母不及送院電梯大堂產子

【本報訊】昨元旦出生的頭5名嬰兒都在醫院順利誕下,但黃大仙一名嬰兒則沒有那麼幸運,被迫在攝氏約10度的低溫下降臨世上,男嬰臍帶也未剪躺在年輕母親胯下一併送上救護床,救護員趕至連忙替他加蓋毛氈保暖,但昨日氣溫對初生兒實在太低,到達醫院時只見他一臉紫脹,幸好送抵病房後已無大礙。

二人幸告平安

這名在元旦日上午出生的男嬰,母親姓余(20歲)。據其後趕來的親友表示,余女住在東頭邨逸東樓一單位,本來在數日前產子,但因她是第二次生產,有了之前的經驗,故未覺肚痛便一直在家等待。
到了昨早10時許,余女致電給女親友表示肚痛,於是連忙趕往逸東樓幫忙,並吩咐余女在樓下電梯大堂等候,詎料她腹中塊肉卻按捺不住「搶閘」出世。
逸東樓的保安員見余女痛極大叫,「羊水」已流下她雙腿,只好找來一張椅子給她坐着,未幾余的女親友已趕至見狀報警。當時是早上11時19分,無奈救護員還未抵達,余女已痛得須自行分娩,救護員稍後抵達順利協助余女產下男嬰,隨即將母子二人急送醫院檢查身體,母子均告無礙。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本身亦是婦產專科醫生)稱,生產過的婦女其「生產管道」會較容易將嬰兒排出體外,故生第二胎時是「奔跑式」湧出體外,而第一胎則是「慢步式」生產,故不少婦女以為有經驗便對第二胎分娩時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