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腸癌的阿慧(47歲)用頑強意志不斷與病魔奮戰,雖然自費標靶治療可為她帶來希望,惟殘酷的現實卻步步進迫,四個月前正當面臨斷藥之際,幸得熱心讀者捐出善款將她從懸崖邊救回,可以繼續接受標靶治療。無奈善款漸耗盡,現只寄望善長再次伸出援手,助她繼續與癌魔抗爭下去。
在06年底,阿慧意外發現患腸癌,開朗的性格令她勇敢面對治療,惟癌細胞不斷擴散,她聽從醫生建議,接受每次約2.7萬元的標靶治療。為了專心照顧妻子,其夫阿泉辭去保安工作,與家中6歲的兒子和剛考入香港大學的女兒領取綜援金生活。
「肚脹如孕婦」
雖然生活困苦,但得到家人源源不絕的支持和鼓勵,令阿慧以無比意志力奮鬥下去,只是沉重的藥費對一個綜援家庭來說,實在吃不消。半年來阿泉夫婦除耗盡所有積蓄,更欠下親友近10萬元債項。
去年8月,正當阿慧面臨絕境之際,眾多熱心讀者即時伸出援手,捐款合共9萬餘元,加上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資助第一次治療費用,阿慧得以完成自費標靶療程。惟四個月後的今天,其專戶內的善款已差不多用光,剩下約2.3萬元,不足以讓她繼續接受針藥治療。
早前阿慧突然發高燒,阿泉眼見情況非常危急,即召救護車送妻子入院:「醫生話佢個腫瘤大咗好多,好危險。」經過留院治療,阿慧生命暫無大礙,但其身體的肺積水情況,卻已刻不容緩。
「醫生話要再打化療針,整個療程要打四針,成10萬蚊,我根本冇咁多錢。」阿泉看着躺卧在病床的妻子,肚脹如懷胎十月孕婦,每日受盡折磨,甚感痛心。然而堅強的阿慧未言放棄:「我聖誕唔可以同屋企人過,希望農曆新年可以。」阿泉夫婦二人盼善長再次施援,讓阿慧得以繼續接受化療。
醫療專戶撥款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為免耽誤阿慧病情,即安排從醫療專戶撥款約4,000元,加上阿慧專戶的善款,讓她先接受第一次標靶療程,餘下三次療程合共約8萬元的款項,則亟待熱心讀者再次伸出援手。捐款編號:C2399
專家之言:曾經出現好轉迹像
為阿慧主診的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廖醫生指出,阿慧腸臟癌細胞再次復發,令腹腔腫脹,三個月前接受標靶治療後,她的身體曾有明顯好轉,由往日非常虛弱變得可以不再依賴呼吸機,更可自行落床走路,奈何近日病情又再反覆起來。廖醫生指出,標靶治療確能控制阿慧病情,故建議她再接受四次用藥,確保藥效充份發揮,「用一次未必可以睇到效果,始終完成整個療程會好啲。」
話你知:減低傷害正常細胞
臨床腫瘤科徐成之醫生表示,過往醫學界多利用電療或透過手術治理癌細胞,標靶治療則利用藥物對癌細胞作針對性治療,配合其他化療藥物,藉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又可以將對其他正常細胞的傷害程度減至最低。徐醫生指出,醫生了解病人情況後,若腫瘤太大無法進行手術,便會建議病人接受標靶治療,將腫瘤縮小,若情況可以則會施行手術,直接將腫瘤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