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剪、揼,這是任何人從小就玩的最簡易的猜拳。直到長大了,老了,在許多事情爭持不下時,也會用「包、剪、揼」解決。而且,這是幾乎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在用的猜拳遊戲。
「包、剪、揼」,有沒有贏面較大的出手勝算?按理說是「沒有」。但正如「百家樂」、「廿一點」,市面上都有「必贏術」一樣,「包、剪、揼」也有人研究出較高的出手勝算。
十二月中旬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登載一篇心理報告說,說「反心理」的角度,在「包、剪、揼」對陣的第一回合,出「剪」的勝算最高。
報告舉出不少出「剪」易贏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是二○○五年,佳士得和蘇富比競爭一幅印象派大師畫作的拍賣權,收藏家是一個日本人,拍賣價一千萬英鎊。這兩大拍賣行當然都想爭到,收藏家左右為難。為公平起見,最後他要這兩家公司以「包、剪、揼」猜拳決定。佳士得埋首研究,最後他們接受一位主管十一歲女兒的建議:選擇出「剪」。這位平常也愛玩猜拳遊戲的小女生說:「因為每個人都預期對方會出『揼』呀!」結果,蘇富比果然選擇出「包」,佳士得一擊即中。
「反心理」,也就是先猜對方的心理,再反其道而贏之。
第一回合出「剪」容易贏,接下來第二回合出什麼呢?《新科學家》建議,你可重複出同樣的招式,甚至暗示對方你會這樣做,因為沒有人相信你真的會這樣做,因此不會選可以贏你的招式。比如你第一回合以「剪」贏了,你可以稍稍點頭以示會再出「剪」,那麼對手多會出「包」或「剪」,因不相信你會重複出「剪」,故第二回合仍是以「剪」的贏面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