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新聞回顧<br>07新聞人物見證風雲起落

2007新聞回顧
07新聞人物見證風雲起落

爭連任。爭普選。爭遺產。2007,盡是一片爭雄歲月。這個年頭,要公平公開公正挑出十大新聞人物,認真磨人。論風雲,朱培慶怎爭得過那位冶艷Coco?又風騷,又銷魂。說神奇,億億聲入市的亞洲股神李兆基鋪鋪一鳴驚人,浸會大學數學系9歲神童沈詩鈞何嘗不是出神入化?
有人離去,有人上位。小甜甜龔如心與家翁的世紀爭產案才落幕,又因她的辭世而捲起更複雜的千億遺產爭奪戰,陳振聰神秘出場;特區政府走了一個失言之王羅范椒芬,又來了一個左口局長曾德成。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麼?

處長犯色戒 朱培慶下台

張愛玲小說《色,戒》最後一段:
「吃來吃去四川菜湖南菜,都辣死了!」
「告訴他不吃辣的好了。」
「不吃辣的怎麼胡得出辣子?」
喧笑聲中,他悄然走了出去。
廣播處長朱培慶犯了色戒,酒後與四川艷女夜遊,7月悄然下台,提早退休。那一夜,朱培慶在銅鑼灣與友人於會所看艷舞、飲美酒,然後挑了一個叫CoCo的女子一同外出,不料在街上卻被記者撞破,朱培慶驚惶閃避,躲在艷女CoCo身後,大失身份。朱培慶先向公眾致歉,再於四日之後,宣佈為了顧全香港電台的整體利益及士氣,向政府申請提早退休,結束36年廣播生涯。
政府一度深入調查身為公務員的朱培慶有否接受款待,最終並無證據,朱培慶毋須接受紀律聆訊,得以保存900萬元退休金。公開招聘繼任人選的工作隨即展開,政府在報章刊登廣播處長的招聘廣告,並發出內部職位空缺通告,向港台的內部職員及外面機構招攬處長人選。
下任廣播處長任期僅得兩年,除了要擔任港台總編輯、管理港台的節目製作及監察內部的編輯系統,亦需要協助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檢討港台政策及方向,以及一同制訂港台策略、運作方案和定期檢討港台服務。獵頭公司接獲十人應徵,包括署理副廣播處長戴健文,至今未有結果。
至於那位禍水的紅顏艷女CoCo,事發後不久已返回內地,雖已漸被香港人淡忘,但在內地網民心目中,人氣依然高企,依然傾倒眾生。

朱培慶最後以顧全港台整體利益及士氣為理由,申請提早退休。

股神李兆基 入貨不手軟

「香港畢菲特」、「亞洲股神」,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搖身一變,做了股海觀世音,一次又一次向散戶指點迷津;經他大力推介的中國人壽、神華和港交所等愛股,大多升完又升。
「四叔」近年的投資規模不斷膨脹,由最初500億增至2,000億元。當恒指8月跌近20,000點,他估計年底見25,000,建議散戶入市。一個月後,他把目標價推高至28,000,結果恒指10月底便衝上31,958的歷史高位。
即使近月大市受「港股直通車」通車無期及美國次按問題影響,四叔仍保持「好友」本色,11月底恒指跌至26,000,他斥資百億元趁低吸納,料年底升上30,000。不過,次按問題較預期嚴重,他最近調整恒指目標,料明春才見30,000,明秋33,000。
他賺得來又捐得去,07年先後捐款給科大及港大,合共捐款9億元,曾言「搵多啲,捐多啲」。他對員工也非常慷慨,講明08年平均加薪5%,較市場平均4%高。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搖身一變,做了股海觀世音。

教院風波 羅范椒芬辭職

以為調任了廉政專員,羅范椒芬就從此離開教育界這片令她傷心之地。怎料廉署總部的椅子還未坐暖,羅太再次捲入教育風暴,黯然終結是非多多的仕宦生涯。
2007年初,香港教育學院管理層指控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干預教院自主,事件引起公眾關注,特首曾蔭權,成立調查委員會研訊。教院風波,一波三折,原獲委任主持調查委員會的大法官胡國興,涉嫌與羅太有利益衝突而退下委員會主席一職。
教院校長莫禮時在聆訊中供稱,羅太曾四次致電他,不滿教院職員公開批評教育改革政策,要求莫禮時解僱他們。更震撼的是,與羅太份屬多年友好的教院評估研究及發展中心總監莫慕貞,也挺身指控羅太要求她至少要令一名教院職員不能升職。調查報告認為,羅太不當干預教院學者學術自由的指控成立。羅太於報告公佈當日辭職,特首曾蔭權接納,棄車保帥。

羅范椒芬捲入教院風波,最終黯然離開政府。

選民投一票 陳太入立會

民建聯主席馬力8月病逝,騰空立法會港島區議席,間接造就了年底一場擁抱民主與盲從專制的歷史性對決。一再上街遊行爭取普選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首次接受民主直選的洗禮,宣佈參選;一次本來意義不大的補選,瞬即掀起風雲。
曾為陳太下屬的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也相繼宣佈角逐,形成兩太之爭的局面。主張2012年特首與立法會雙普選的陳方安生,對手卻不止葉劉一個,而是擅長拉票的國家機器,當中不僅有逢北京必對的民建聯,還有曾經反對就23條立法的自由黨。
結果,陳方安生以175,874票,擊敗獲得137,550票的葉劉淑儀。陳太說:「今次勝利,證明香港選民眼睛雪亮,作出明智決定,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今次勝利,係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今日係競選結束,但亦都係我們爭取2012雙普選的新開始」。

陳方安生以高票數勝出立會補選議席。

曾蔭權違諾 未做好份工

年初競逐連任,曾蔭權以「我會做好呢份工(I'llgetthejobdone)」作為競選口號。他當時承諾積極朝雙普選目標推進,《政制發展綠皮書》會充份諮詢市民意見,再呈報中央作決定。他以84%的得票率當選第三屆行政長官。
特首獲頒授委任狀當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叫曾蔭權「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卻在電台發表「極端民主=文革」的偉論。曾蔭權大受輿論炮轟,翌日即收回言論及道歉。
年底,曾蔭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政制發展報告,論述過半數香港人支持2012年雙普選,但2017年特首普選則較大機會獲大多數人接納。特首只集中凸顯2017年普選特首的機會較大,被批評誤導市民,因為報告書沒有任何2017年普選的承諾。曾蔭權有沒有做好了那份工?他心目中的老闆是誰?香港人心裏有數。

曾蔭權年初以「我會做好呢份工」作為競選連任口號。

梁家傑衝擊小圈子選舉

有北京撐腰,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沒有人敢挑戰曾蔭權,除了泛民派出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梁大狀先要勇闖由中央操縱的小圈子選舉委員會,幾經辛苦才取得過百人提名,正式與北京欽點的曾蔭權展開角逐。
看來無甚競逐氣氛的選舉,因梁家傑的加入而變得全城投入。他說過,即使最終會落選,但若能發動一場有意義的公開辯論,已完成歷史任務;要是曾蔭權被他迫使落區爭取民望,他更算是勝了一仗。
結果,梁家傑在《華盛頓郵報》眼中的「假選舉」與台灣陸委會口中的「鳥籠選舉」中落敗。梁家傑由始至終以促成一場有競爭的特首選舉為目標,最終成為回歸以後首個非北京欽點的特首候選人,成功迫使競逐連任的曾蔭權參加辯論、迫使他就更多問題作出承諾。這位扭轉了本港小圈子選舉文化的候選人聲言,2012年必將捲土重來。

大狀梁家傑角逐特首,成功迫曾蔭權公開辯論。

左派紅人曾德成做大官

香港回歸中國10年,傳統左派中堅分子終於正式進入治港核心班子。經中央政府任命,曾蔭權委任在港英時代六七暴動期間,因派發反殖民地傳單而淪為階下囚的左派紅人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晉身主要官員行列。
58歲的曾德成根正苗紅,曾任《大公報》總編輯及副社長,兄長曾鈺成是民建聯創黨主席,他本身為港區人大代表。上任至今半年,曾德成未見顯著政績,如果有,都是為左派發功之作。
在一次立法會會議上,被新任議員陳方安生質詢時,他竟然出言人身攻擊:「除非佢(陳太)認為殖民地統治就係民主,否則我唔知佢當時所做嘅究竟係民生,抑或係官生工作,定係安生嘅工作?……佢仲話競選期間知道乜嘢叫民間疾苦,原來除咗忽然民主之外,仲會有忽然民生。」曾德成被指左毒上腦,與17萬名選民為敵。

曾德成出言攻擊陳太,被指與17萬名選民為敵。

神秘陳振聰爭千億遺產

睇風水睇到風生水起的神秘富豪陳振聰,因「小甜甜」之名,2007年長期佔據着傳媒的新聞篇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4月因癌症辭世,留下千億元遺產、兩份遺囑。
現年48歲的陳振聰,在龔如心死後委託律師,聲稱獲龔如心寵信,要憑06年遺囑,入主華懋及繼承遺產,其身世軼事立刻成傳媒焦點─他曾以風水師自居,93年經前立法局議員梁錦濠介紹認識龔如心,曾陪龔如心到西貢洪聖古廟替失蹤丈夫王德輝祈福,一同到內地巡視廠房,他又會在晚上陪伴龔如心,替龔如心按摩。
由於龔如心早於02年立下遺囑,將一切財產留給華懋慈善基金,故龔家懷疑龔如心另立遺囑時神志不清,入稟高院追究,龔如心家翁王廷歆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亦捲入訴訟,早前法庭已委任遺產管理人,暫保管龔如心遺產,若最終未能和解,估計案件將於08年底開審,陳振聰又將成為2008新聞人物。

神秘富豪陳振聰(右)出示與龔如心的合照。

消防員黃家熙救火殉職

在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27歲消防員黃家熙的犧牲,感動全城。5月22日凌晨,家熙與隊友撲救荃灣德士古道品質工業大廈電鍍廠三級大火時遇上閃燃身陷火海,殿後的家熙因內臟灼傷不治,慘劇中還有6名消防員受傷。
大英雄也是個小伙子,家熙的私人網誌記述了愛情路上鬱鬱不得志,惹人憐憫。遇難後兩日內,數以千計網民登入留言,當中有舊友、有素未謀面的市民。有人到家熙生前駐守的荃灣消防局外結黃絲帶,默默悼念。
卸下消防制服,家熙是個熱愛生命的陽光大男孩,去年他在公開大學取得副學士學位。英勇殉職的家熙已長埋浩園,今年10月,特區政府給家熙追授金英勇勳章,由他的姊姊代領,公開大學以家熙名義設立教育基金暫籌得50多萬元,延續他的好學精神。

消防員黃家熙(左圖)遇上火場閃燃,不幸殉職。

神童沈詩鈞9歲讀大學

年僅9歲的小一男生沈詩鈞,自幼被發現擁有數學天才,父親怕香港畸形教育制度不適合他,遂安排他到英國跳讀預科課程,自言極愛數學的詩鈞其後在英國中學會考及高考中取得佳績,父親帶他回港向大學叩門,結果8月底浸大數學系搶先把具大學數學程度的小神童取錄,入讀五年制學士及碩士課程,創下本港最年幼大學生紀錄。
詩鈞跨入大學門檻之前不久,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的14歲女神童何凱琳也晉身天子門生之列,會考取得8優1良佳績的凱琳,先創下全港最年輕考生取得最佳成績的紀錄。放榜後約一個月,中大宣佈提早取錄她入讀醫學院,是詩鈞創紀錄前的最年輕大學生。
男女神童有幸獲家人及校方發掘,卻暴露政府未有整全政策,協助栽培資優學童,備受指摘下,教育當局亡羊補牢,只聞樓梯響多年的資優學院終於找到掌舵手,明年初正式投入工作。

數學神童沈詩鈞創下本港最年幼大學生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