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位「戶外大夫」(OutdoorDoctor),專為「山友」解答行山醫學問題,很受網友歡迎。他姓曹,洋名Eugene,是個熱愛行山的醫生,現職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感染及傳染病科主管。
眼前身穿醫生袍的曹大夫,黝黑皮膚滲透陽光味,是多年來行山「修煉」得來。曹年少時已熱愛行山,足迹踏遍香港名山石澗,00年與山友成立網站 http://hkadventurer.com/,分享行山經驗,翌年自建網站提供行山醫學資訊,結果開網不足3個月,即被「香港行山網」網主邀請成為該網站的「駐診醫生」,專欄英文名稱出自Eugene手筆,網主譯作「戶外大夫」,非常貼切。
這個網上問診專欄累積逾800個主題和帖子,曹說:「很喜歡用呢個互動平台,與網友分享行山醫學知識。」雖然他醫務繁忙,但會抽空盡快解答,可惜他不懂中文輸入,故只能以英文回覆。專欄以問答形式居多,他以醫學角度回覆,但歡迎網友發表不同意見。
身為醫生,Eugene每次行山必定帶備不同「份量」的急救裝備,過去曾仗義處理山友扭傷腳及蟲螫等小事故。他笑說:「啲朋友成日講笑話同我行山好放心,『有咩事有醫生喺度嘛』。」
「戶外大夫」專欄網址: http://www.hiking.com.hk/disframe.htm
特稿:蟲咬及肢體創傷最多人問
網民的問診帖子中,最多人問及昆蟲螫傷及肢體創傷問題。「戶外大夫」提醒行山者最忌「手多多」,不要隨便接觸植物、動物及山澗溪水,否則容易感染細菌致病。
曹說,由細菌感染或蟲螫引起的疾病,如水蛭(又名吸血蟲)入侵人體致器官受損;壁蝨傳播立克次氏體傳染病;恙蟎傳播叢林型斑疹傷寒(又名恙蟲病)等,病源可能與行山有關,但部份病徵於個多星期後才出現,易被忽視而延誤求醫,嚴重者可致命。
他提醒市民,全球暖化令濕度提升,行山中暑指數也相對增加。此外,為免膝蓋關節勞損,最好帶備行山杖傍身,並穿着長袖衣服,減少蟲螫風險,或可帶備蟲螫抗敏感藥膏。當然,如遇不適還是盡快求醫。
本報記者
《蘋果》網聞請你報料!大家無論在網上網外發現任何騎呢搞笑的事情,
都歡迎提供照片或短片資料。一經採用可獲酬100元
請附姓名、電話及電郵地址,電郵到: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