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按陰霾揮之不去,歐美金融業於07年無疑是多災多難的一年。美國早年的低息環境造就了各大金融機構爭相參與次按市場,在聯儲局04年中起連續加息17次的衝擊下,供樓負擔百上加斤,次按業主不堪一擊,美國樓市已不經不覺踏進寒冬。
雖然財長保爾森於上半年高呼樓市調整已完,但事實勝於雄辯,各大官員亦急轉口風,商討對策以免激起民憤,明年是大選年當然不容有失。
美國按揭企業受次按摧殘導致財政困難,裁員及倒閉之聲不絕,套息交易拆倉,環球股市亦一瀉如注。言猶在耳,5個月後次按風潮再席捲金融界,今次的受害者是投資次按及按揭抵押債券的對冲基金,有些基金資產更貶值高達9成甚至面臨破產。
大舉注資解燃眉之急
屋漏偏逢連夜雨,銀行間對彼此的互不信任導致信貸市場資金流動性出現緊縮,銀行同業拆息大幅抽高,信貸危機亦一觸即發。雖然聯儲局於9月減息及調低貼現窗利率,以及各國央行不斷注資稍為紓緩金融市場緊縮狀況,但各大金融機構公佈季度業績令問題無所遁形。於盈利大幅倒退下,金融股遭受重創,亦累及環球股市持續震盪。
其後美國政府推出凍結浮息按揭利率的方案,聯儲局亦罕有地聯同4大央行以定期拍賣工具及外滙掉期協議注資市場,銀行同業拆息徐徐回落,但能否解除危機仍有待觀察。
金融業正值多事之秋,嚴冬當中誰又能雪中送炭?主權財富基金於近年迅速崛起,單是亞洲的主權財富基金已坐擁8000億美元資產(見圖),但投資組合透明度極低,為基金披上神秘面紗。根據非正式統計,自2006年初至今,基金投資於金融機構的金額已超過400億美元,似乎對該行業情有獨鍾。
中東的阿布札比投資局,中國投資公司,及新加坡淡馬錫等來自亞洲及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近期更人棄我取,對歐美金融機構胃口大開,西方政府一方面憂慮基金懷有政治目的,令本土經濟的操控權拱手相讓,但股東們卻樂見基金注資以解燃眉之急,於民族主義及經濟效益之間充滿矛盾之情其實亦不難理解。
明年仍是投資豐收年
各國央行為巨額的美元儲備尋找出路而爭先成立主權財富基金,有分析顯示,規模於2015年後會達至15萬億美元。姑勿論基金的投資取向懷有甚麼目的,但資產價格要維持長期漲勢是需要資金不斷推動,主權基金將成為推動市場的強大引擎,對國際金融機構施予援手亦對日後風高浪急的市況起安撫作用。隨着美國進入減息周期,環球經濟亦保持增長勢頭,相信各投資市場於明年仍是豐收的一年,投資者應逐步重組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為未來一年的投資計劃作好準備。張敏華 高級投資策略師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