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大家經常接觸的股票掛鈎投資(ELI)工具,一直以掛鈎股份於投資當日的收市價作為釐定參考價、贖回價、取消價等水平的指標。隨着大市及不少股份單日波動加劇,收市價有機會與交易時段內的股價有較大距離,從而增加了變數。
若希望減低這些變數,以現貨價作為指標的ELI是另類選擇。此類ELI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投資者可以交易時段的現貨價,作為釐定參考價和贖回價等各條款的依據,期望避免一旦掛鈎股份收市急升而導致參考價與預期有所差距的情況。
以現貨價作為指標的ELI在看漲、可贖回及取消、折讓、累積(KODA)ELI中均有出現,其運作與日常接觸的ELI相若,但前者可讓投資者選擇以當時的現貨價釐定參考水平。
以中國中鐵(390)為例,至上個交易日為止,此股單日高低波幅約7%至10%,若以一般的ELI作為入市工具,收市價的變數可能較大。以12月20日為例,當日中鐵最低價為8.18元,收市價8.96元,倘若以一般的看漲ELI為入市工具,假設42天期,參考價為93%,以低位計,參考水平約7.6074元,但以收市價計參考水平約8.3328元,兩者相差約達9.5%。
以現貨價作為指標的看漲ELI作為入市工具,則可在交易時段看到心儀的價格時,以當時的現貨價作出投資。假設上述例子中,以現貨價作為指標的ELI入市,當日午市前中鐵股價仍在8.82元以下,投資者便可能獲得較以收市價計算為低的參考價水平。
以現貨價作為指標的ELI雖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但最低投資額卻較一般的ELI為高,以看漲ELI而言,入場費為50萬元以上。
註:上述數據截至12月24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