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月新屋銷售降到12年低位,反映樓市放緩仍威脅當地經濟增長,但市場憧憬這會促使聯儲局減息,以免經濟陷入衰退,加上市傳多家歐美銀行正計劃出售資產,以補充資本,以及短期倫敦銀行同業拆息下跌,意味市場對信貸風暴的憂慮紓緩,美股昨早段反彈。
美新屋銷售12年最少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多升91點或0.69%,見1345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曾漲20點或0.78%,至2697點。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今晨零時),道指升12點,報13371點;納指升7點,報2683點。
美國11月份新屋銷售跌9%,以年率計降到64.7萬間,是12年來最少,且遜於市場估計的71.7萬間。分析師稱,這意味樓市放緩會窒礙該國明年經濟增長。
利率期貨走勢顯示,市場認為聯儲局下月30日減息0.25厘的機會,由周四的68%增至76%。減息可降低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故有利投資氣氛。
歐洲方面,由於英國本月樓價錄得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加上歐洲零售銷售連跌3個月,市場擔心經濟放緩會削弱企業盈利,投資者遂沽售銀行股和對經濟周期敏感的股份,拖累英、法股市跌0.02%至0.7%不等,德股則升0.4%。
美股互惠基金表現差
亞洲股市承接美股周四跌勢,加上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遇刺身亡,打擊投資情緒,亞太區股市普遍下挫,MSCI亞太指數於東京尾市跌0.6%至156.2。
另據研究機構Morningstar稱,隨着次按風暴擴大,美股互惠基金今年截至本周三累計僅升8.7%,是兩年來最差。其中純粹投資於地產股的基金累積虧損13%,而投資於銀行、證券行和按揭公司的基金亦蝕去11%,是兩個表現最劣的基金類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由於次按危機削弱美元資產的吸引力,美元佔全球外滙儲備的比率截至9月底降到63.8%,是1999年有紀錄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