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新股窩輪不宜投資,所持理據是窩輪的引伸波幅缺乏指標,投資者很容易因引伸波幅下調而受到影響。這一說法不能說是錯,但比較片面。
引伸波幅差距已收窄
中鐵(390)的例子,沒有歷史波幅數據參考,而場外期權又不活躍,要為相關窩輪定價,也只得參考業務相若股份,最初市場發行之波幅,差距也甚大。中鐵首批46隻窩輪發行當日,引伸波幅介乎70%至155%,直至12月28日,中鐵窩輪數目近80隻,引伸波幅差距已收窄至40%至98%。
波幅確因參考數據不多而普遍出現下調情況,期內股價先跌後回升,更令投資者清楚看到引伸波幅下跌帶來之影響。
然而,擔心波幅之下調是否構成投資者不投資新股窩輪呢?從中鐵近期的表現,相信也不用多說,中鐵股價自12月14日首批窩輪上市以來,累積升幅近34%,股價的上升也抵銷了波幅下調帶來的影響。投資者決定是否投資新股窩輪時,波幅是其中考慮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對相關正股之看法。
從資金流向上看,直至12月27日數據,累積流入中鐵窩輪之資金約4.7億元,大部份於正股9元時流入,街貨水平可算「健康」。
策略上,由於中鐵近期升幅較大,可考慮把較價內證(行使價低於9元)沽出獲利,如繼續看好,則可考慮把小部份資金投放於較貼價之選擇上,因貼價證的面值較低,而又可保持一定實際槓桿。輕微價內的選擇有4399,行使價10.38元,明年6月到期。
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
(撰寫人為德銀環球市場證券部之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德意志證券是德銀認股證及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