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 - 李純恩

孩子眼 - 李純恩

中國作家馮驥才接受訪問,說在小時候學畫畫的一段往事。
他說有一次小學美術課畫畫,他畫了學校的水池,水池裏有幾隻鳥。美術老師一看,給了他零分。
他問老師,為什麼給我零分?
老師說,水池裏根本沒有鳥,你怎麼畫了出來?
他不服氣,就把老師拉到窗邊,讓老師看水池。老師貼着水面一看,水池裏雖然沒有鳥,但天上有飛鳥,天上的鳥倒影到水面,水池裏真的是有鳥。
老師重新拿起馮驥才的畫,在那個「0」之前,加了「10」,這幅畫作,便得了一百分。
老師替學生改正了分數,還說了一句讓他記了一輩子的話:「以後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就照着去做吧!」
大人觀察事物,小孩子也在觀察事物,由於腦子裏沒有太多的框框,小孩子對事物的觀察更直截了當,不會思考「合理」「不合理」,他們看到的,很可能是大人疏忽或者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實真相。
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明白這一點,教育方法就不會死板。
有個朋友的兒子養了兩條金魚,相繼死了。這個孩子在他的作文裏記錄了這一件事,說自己傷心得「痛哭兩場」。
他的中文老師改作業的時候,改去了「兩」字,那句句子變成了「痛哭一場」。這個老師認為,「痛哭一場」才是正確的用法。
但是,兩條金魚是一前一後死的,死一條哭一場,再死再哭,怎麼就不能「痛哭兩場」呢?孩子的父親很不服氣,寫信去學校「討教」,結果好像不了了之。
所以,當你的孩子懂事了,就應該讓他明白大人的盲點,像馮驥才當年的老師那樣跟他說:「以後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照着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