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居於灣仔的55歲男子,在聖誕節前因懷疑感冒到私家診所求診,並曾經在臀部打針,病人之後臀部劇痛及潰爛,需動手術切除,在短短5天內不治死亡,化驗證實病人受食肉菌感染,衞生署未能確定病人感染食肉菌是否與打針有關,個案已交死因庭作進一步調查,這是今年第3宗食肉菌致命的個案。
切除右臀右膝壞死肌肉
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死者任職保安員,於本月23日出現頸痛及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曾經往私家診所求診,在臀部右邊打了1支止痛針。
據了解,到24日平安夜,病人感到臀部右邊劇痛,同時又發冷發熱,病人到律敦治醫院求醫,再轉介東區醫院,進行了抽血化驗及服食最少兩種抗生素,院方擬安排死者進行電腦掃描檢查腰、臀部,但由於聖誕假期,可能要延至假期後才進行。翌日聖誕節家人安排病人轉到九龍一私家醫院,檢查後發現他右臀至右膝大片肌肉潰爛,於是動手術將壞死肌肉切除。院方對病者的右臀傷口進行化驗,結果顯示有甲型鏈球菌。甲型鏈球菌是常見的其中一種食肉菌,可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病人其後送回東區醫院,到本月27日,因病情惡化死亡。
衞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張竹君表示,已派員到該男子曾求診的私家診所調查,診所使用針筒全是即用即棄,中心已取了該男子曾注射的藥水化驗,目前未有資料確定該男子是在求診前或是求診後感染食肉菌,個案已交死因庭進一步調查。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中心每年接獲約十宗個案,感染者嚴重可於12至24小時內死亡。
資料顯示,今年初一名73歲的婦人在香港仔一間私家診所打針後,臀部的針口感染食肉菌導致壞死性筋膜炎,肌肉潰爛,留醫3天便不治死亡,個案也需交由死因庭調查。
醫生指打針感染極罕見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打針感染食肉菌的個案非常罕見,現時診所及醫院為病人打針,針筒都是即用即棄,而消毒用的火酒棉花,也是預先包裝好,使用時才拆開,若護士依足消毒程序,火酒棉花又無過期,感染的風險極低。
黃世賢指出,甲型鏈球菌普遍存在於人的皮膚上,其中一個感染途徑是經過傷口進入體內;甲型鏈球菌也可存在於喉部,造成喉嚨發炎,並由此進入血液,感染一些本身已有問題的身體組織,例如表面無傷口的舊患處等。
食肉菌資料
醫學名稱:壞死性筋膜炎,屬罕見的皮膚深層組織感染病
病徵:傷口紅腫、發燒、劇痛、長出含膿水泡、肌肉變黑和壞死
種類:多達幾千種,其中以A型鏈球菌、創傷弧菌及大腸桿菌最毒
治療方法:用抗生素,並立即切除受感染組織
後遺症:通常會毀容
致命性高:國際研究發現每10名患者中3人會死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
今年本港食肉菌傷人事件
日期:10月
事件:82歲老婦經過牛頭角街市魚檔被魚鰭刺傷小腿後感染,要切除爛肉
日期:7月
事件:81歲老翁接觸海產後發燒及左腳發腫,入院即時截肢,但因併發症死亡
日期:7月
事件:75歲男子發燒及右腳起水泡,入院證實感染,要切除右腳小腿
日期:6月
事件:42歲港大圖書館男職員右腳撞傷塗中草藥油,出現感染要切除部份右腳掌
日期:5月
事件:11個月大女嬰感染須切除大腿及肚皮壞死組織
日期:2月
事件:73歲老婦到私家診所打針後,醫護人員發現臀部針口受感染,壞死組織範圍迅速擴大,入院一日死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