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刺身亡的貝娜齊爾,有的是傳奇一生。她出身名門,父親是民選總理,後被軍方推翻送上絞刑台,她也一度身陷囹圄,可是她卻有本事從流亡中返國,成為巴國首位民選女總理。在權力高峯,她兩度起伏,因涉及貪污,兩度被罷黜總理,第二次更流亡出國。這位巴國「鐵娘子」、「鐵玫瑰」曾形容自己的經歷「不是被監禁就是浪迹天涯」。
貝娜齊爾出身的布托家族,是巴國信德省最大部族,她的直系家族更是省內最大地主。長得漂亮、天資聰穎的她是家中長女,父親佐勒菲卡爾.布托(ZulfikarAliBhutto)悉心栽培,16歲已考上美國哈佛大學,後來又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
她1976年學成回國,創立人民黨的父親布托這時已是總理,她也一心在政壇大展拳腳。
巴國歷來首位女總理
不過,布托遇政變,遭哈克將軍(GeneralZiaulHaq)推翻關進監牢,1979年4月更秘密將他處死。父親死去,貝娜齊爾一家跌至深淵,她和母親多次被扔進監牢單獨囚禁,兩名弟弟遭謀殺。為了保住性命,她展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
1988年哈克遇空難死亡,35歲的貝娜齊爾趁機回國,挾着布托之女的名聲,獲選成為巴國歷來最年輕和首位女總理。可是丈夫扎爾達里(AsifAliZardari)多番被指利用妻子地位斂財,她1990年被總統罷黜下台,雖然三年後捲土重來再當總理,但1996年再因貪污指控下台,流亡海外。
流亡生涯中,貝娜齊爾輾轉到過美國、沙地阿拉伯、英國等,今年再找到返國機會。在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多次傳出政權不穩後,美國謀定後動,要他准貝娜齊爾返國與她分權,免回教激進分子動搖其政權,打擊在阿富汗的反恐戰。
「這樣的生活選擇了我」
貝娜齊爾今年10月回國,逾百萬人夾道歡迎。但她返國挑動回教激進分子神經線,不久在卡拉奇已遇上炸彈襲擊,集會中最少136人死亡,500人受傷,但她這次逃過大難。在外國受教育的貝娜齊爾,形象親西方,看在保守的回教人士、巴基斯坦軍隊眼中,並不是個受歡迎人物。但1988年她首度當選總理後,向窮人提供房屋,許多低下階層視她為救星,忠心追隨。但她實際在位執政時間很短,這次回國僅兩個月已遇害。
貝娜齊爾在名為《東方之女》(DaughteroftheEast)的回憶錄中這樣說:「我沒選擇這樣的生活,是這樣的生活選擇了我。生於巴基斯坦,我的生活反映了這裏的動亂、悲劇與勝利。」法新社/
美國有線新聞網/《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