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聖誕快樂,普天同慶」。
追本溯源,如果不是教徒,有甚麼福份在聖誕節特別快樂?我只知道一間化妝品分店在那天的營業額可以由平常的幾十萬增到一百萬。不過消費又真的可以買來快樂。
聖誕節偉大之處在於普天同慶四個字,普世的不成文約定是聖誕無戰事,任何死敵都得在那天停火,不過,如果沒有記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該年,美軍是在平安夜突然開火的。
普天同慶最大的義意是和別人分享歡樂,可惜的是我漸漸不理解圍成一個圓桌大吃大喝一餐,除了可以發洩笑聲之外,可以拿甚麼出來分享。聽到笑話,便開懷的笑,火雞比柴軟了一點,便贊美一番。
我深知我沒有患上社交恐懼症,要出席這些派對,我還是可以談笑風生的,只是對那種熱鬧的場面沒有太大的渴望。
這個聖誕夜,我在上海的酒店房間等一個朋友的電話,說出去吃飯,結果由五點等到九點,沒有不快,只不過更明白等待是可以令人快樂或者不安。
我坐在床上看完了七十塊錢買回來的「九天風雲」,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到九鐵所謂「兵變」的政治是非,忽然很想回香港,直接在電視畫面看到為爭取普選的民主派人士絕食的情況,很想快些到二十九號喬曉陽來港,看能給我們甚麼。
想像着上海沒有公眾假期下的聖誕快樂,不介意別人的普天同慶都與我無關,我所關心的事情,原來已不是快樂不快樂的課題,只渴望另一種普天同慶的奇跡會在香港出現,而我早已忘記了肚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