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揸黃金外幣作保險 - 黃國英

英之見:揸黃金外幣作保險 - 黃國英

在投資分析上有一個容易出現的盲點,是只着重一場個別戰役的成敗,忘記了最重要的卻是全盤戰事的結果。焦點往往只在一個看法可以帶來的利益,忽略了不幸看錯時的損害,令自己暴露於某個風險上而不自知。
舉一個例子,大家都關注美元走勢,從表面條件看,美元滙價理應反覆向下,可是一些知名財經人士,卻紛紛發表來年看好美元的預測。這個困惑,是近來自己的講座中最熱門的問題。
未入正題之前,首先要指出迷信權威是一個錯誤,金融市場專收專家,滙市更加是高手如雲。也不要太在意往績,因為大方向不是升便是跌,命中率理論上有5成,惟有經常看中或看錯的專家才有用,可惜兩者都不易找,有幸遇上,則要好好珍惜。

對冲美元弱勢

不要輕信分析,重要的是理據,不是結論,不認同便無謂信。
由於港元跟美元掛鈎,在美元走勢這個關節,不妨換個角度,用看中的利益,對比看錯的損失,來決定如何部署,索性放棄對後市的預測,又或者頂多在注碼上調節。
例如我們的資產,9成以上都是港元或美元,那麼我們不去緊張屯重兵的地方,卻去關注那一成以下的資產的價格起落一兩成,絕對是本末倒置。
近年美元大弱勢,大部份港人卻以港元作為中心,身家大縮水也懵然不知,就算港股大升,如果將恒指換成以歐元結算,升幅也不算特別。沒有資產的一群,損失更加慘重。
所以自己從不理會市場氣氛,只以利益輕重作為衡量準則,長期持有一些外幣及黃金,作為一個保險。不是求看中,而是怕看錯,萬一美元大幅下滑,自己又一注獨贏港幣,大輸也不自知。
當然這種心態,看來是相當蠢,聰明人應左穿右插、賺盡波幅。但人貴乎自知,在世界級的滙市中要搵食,比股市更加難,愚蠢地被動,效果可能更佳。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