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樓市經歷97年金融風暴及03年沙士摧殘,97後的7年以來樓價猶如死水,莫講炒樓,就連置業都失去信心。但隨着近年經濟復蘇,加上今年息率低企兼通脹導致負利率等連串好消息推動,樓市起死回生,投資者重新入市,摩貨買賣轉趨活躍,較去年增加23%,料來年續增。 記者:朱連峰
今年全港有逾1600宗住宅摩貨買賣登記,首20個最多摩貨的屋苑,75%為新入伙樓盤,反映新樓炒風盛極,傳統屋苑顯得失色。
新盤長成交期掀炒風
近年開賣的多個新盤,在名人甚至基金大手掃貨效應下,不少投資者也跟風落注,旋即掀起炒風,加上發展商以1年甚至2年以上的長成交期招徠,令樓花轉讓成交急增。
美聯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20日,全港有1629宗住宅摩貨登記,較去年1321宗急增23.3%。20個最多摩貨的屋苑,有多達15個屬新入伙屋苑,其中有5個屋苑,有逾50宗摩貨。
20個最多摩貨的屋苑,以荔枝角曼克頓山居首,有104宗,佔近17%,也是今年唯一摩貨過百宗的屋苑,可見炒味甚濃,樓價越升越有。其次是馬灣珀麗灣,有75宗;將軍澳城中駅及灣仔嘉薈軒則排第三、四位,分別有65及63宗。至於曾掀起內地客搶購熱潮的天水圍栢慧豪園,也有19宗。
除了新入伙屋苑備受投資者追捧外,就連新界區冷門的平價樓,由於有炒落後條件,摩貨成交顯著活躍,其中交投向來不多的荃灣中心,今年有23宗摩貨,躋身十大之列,比沙田第一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兩個指標屋苑,各僅9宗,多逾1.6倍,而大圍金獅花園亦有9宗。
荃灣中心低水成樂園
雖然摩貨成交轉活,個別樓盤如灣仔嘉薈軒及曼克頓山等,更出現「摩上摩」情況,不過現時的摩貨宗數,仍與97年高峯期逾1萬宗差一大截,亦未及04及05年每年逾3700宗的一半。有業界表示,現時樓市仍屬健康,摩貨只佔整體二手買賣不足2%,炒風未算熾熱。
美聯執行董事陳坤興表示,負利率效應,買樓保值成趨勢,雖然投資者入市比例顯著增加,但買家多作長線投資,短炒較少,雖預期摩貨成交會活躍,但不會急增,估計明年摩貨會比今年多20%,有近2000宗。
今年最多摩貨屋苑
荔枝角曼克頓山:104(宗數)
馬灣珀麗灣:75(宗數)
將軍澳城中駅:65(宗數)
灣仔嘉薈軒:63(宗數)
土瓜灣翔龍灣:52(宗數)
將軍澳都會駅:35(宗數)
薄扶林貝沙灣:34(宗數)
東涌映灣園:33(宗數)
荃灣中心:23(宗數)
天水圍栢慧豪園:19(宗數)
荃灣HCube:17(宗數)
荃灣萬景峯:15(宗數)
葵涌雍雅軒:14(宗數)
荔枝角美孚新邨:14(宗數)
西灣河嘉亨灣:13(宗數)
東涌影岸‧紅:13(宗數)
天水圍嘉湖山莊:10(宗數)
大圍金獅花園:9(宗數)
沙田第一城:9(宗數)
大角嘴君滙港:8(宗數)
資料:美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