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期推出的救市措施,包括由政府說服按揭機構凍結次按前期優惠利率至最長五年,避免掀起新一輪的斷供潮,以及由政府牽頭組織超級救市基金拯救結構性投資工具公司(SIVs),均惹來毀譽參半的結果。後者的規模在部份大銀行發起自救行動後一減再減,由最初的800至1000億美元大幅削半,最終更宣佈難產。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便對首項措施有意見,指措施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建議倒不如直接動用公帑資助次按業主度過難關,更為直截了當。但財長保爾森卻不以為然,認為由按揭機構與業主磋商凍息,可避免政府蒙上干預自由市場運作的污點,亦毋須動用公帑分毫,是較理想的做法。
超級基金有其作用
至於超級救市基金,美國政府亦表示只會扮演穿針引線的中間人角色,不會插手其實際運作,市場事市場了結。超級基金最終夭折,但市場反應未如預期般惡劣,股市亦未見大跌,究竟是市場對超級基金寄望本不大,抑或市場尚未了解超級基金夭折會有何負面影響,因而未能作出反應?確實是木宰羊。
不錯,不少大行均已把旗下SIVs孭上身,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以增加透明度並釋除投資者對這個無底潭有多深的疑慮。但事情會否如此輕易便解決?我實在充滿懷疑。事情要是如此簡單的話,有參與次按衍生產品投資的金融機構只須同時把負債孭上身,又豈會鬧出如許大的風波?其實很多機構均未有足夠實力把SIVs孭上身,因而希望得到超級基金打救,但如今卻事與願違,不排除新一輪的危機正在醞釀中,大家切不可對此掉以輕心。
政府的救市措施中,暫時仍以美國聯儲局注資最實用,起碼紓緩了信貸市場的緊張情況,但聽聞聯儲局打算將拍賣短期資金的行動無限期延長,這又會否予市場危機揮之不去的感覺?若然,則美元仍會是有反彈冇轉勢的格局。
踏入新的一年,滙商開盤仍會以沽美元為主,我傾向相信美元反彈浪難以持久,只要年底的補倉盤告一段落,美元隨時會再陷跌軌。
趙善銓 瑞士EFG私人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