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污染食水危機隨時重演<br>藍藻入侵廣東水庫

太湖污染食水危機隨時重演
藍藻入侵廣東水庫

太湖藍藻爆發導致近500萬江蘇無錫居民飲臭水的事件,隨時在廣東重演!廣東省官員透露,目前全省有20多個大型水庫發現藍藻,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可能會爆發比太湖更嚴重的藍藻危機,呼籲提高警惕,做好防範措施。廣東入秋以來,亁旱少雨,至今已造成53萬人飲水困難,藍藻的出現無疑令食水問題雪上加霜!

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李粵安前日在深圳稱,在省內水庫監測到藍藻,一定程度上是水庫水質惡化的訊號,廣東溫度高,日照強,非常適合藍藻生長,如果大規模爆發,速度和危害可能比太湖更大,但他未有透露那些水庫發現藍藻。而廣州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負責人則稱,廣州市因水體交換比較快,黃龍帶和流溪河兩大水庫暫時沒發現藍藻,但廣州也有這方面的擔憂,市水利局正和大學合作研究消滅控制藍藻。

網民揶揄:喝呀喝就習慣

內地水利專家呂品祥說,只要出現藍藻,已表明這個水庫受到污染,特別是現在冬天很快就過去,春天即將來臨,氣溫升高,更應警惕藍藻爆發。對於藍藻隨時在廣東爆發,有網民就揶揄說:「喝呀喝的,也就習慣了……」
今年5月29日,太湖遭藍藻肆虐,湖水發臭,令近500萬名無錫市民陷入食水危機,瘋狂搶購超市的樽裝水,無錫五名官員更因事件被記過處分。隨後,雲南滇池、安徽巢湖等亦因嚴重污染及天氣炎熱,相繼大規模爆發藍藻。國家環保總局其後在7月宣佈提高上述三大流域的環保標準,對違規排污者採取處罰措施。而太湖藍藻事件,亦被內地列為07年影響民生十大事件之一。李粵安指出,太湖藍藻爆發,除了水受污染之外,過度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破壞原有生態,亦是致命原因。

今年5月,無錫食水遭藍藻污染,大批民眾在街頭擺放水煲,等待政府派水。美聯社

旱情蔓延粵西 村民缺水

內地環保問題嚴重,受氣候變化、污染等因素影響,長江流域的水質出現危機,每年排入長江的污水量及工業廢物達250億噸,佔全國污水排量42%,今年4月當局發表的首份長江「體檢」報告,便指長江近年水質持續惡化,出現局部不健康情況。
廣東的水庫面臨藍藻威脅的同時,亦面對旱情的襲擊。入秋以來,廣東旱情已由粵北擴大至南粵,並向粵西蔓延,湛江、茂名等13個縣市大受影響,多條主要江河來水偏枯,韶關近4萬村民缺水,有人為慳水三天洗澡一次。
《南方都市報》/本報記者

廣東20多個大型水庫驚現藍藻。圖為東莞篁村一個大型水庫。互聯網

廣東多個地方出現亁旱,其中清遠更有土地龜裂。互聯網

話你知:毒素可誘發肝癌

藍藻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藻類原核生物(procaryote),常於夏季大量繁殖,腐爛死亡後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並有腥臭味的浮沫。藍藻毒素進入人體,會累積在肝、腎等器官,能誘發肝癌。藍藻亦會引致兒童肝臟受損,令他們長大後罹患肝癌。

30℃水溫迅速滋生

專家指出,當大量未經處理的農藥、化肥、人禽畜糞便、污染物質等,直接排入湖水或水域中,水內富有營養,遇到夏季30℃的水溫,加上陽光充足,藍藻便會迅速滋生,造成水中魚蝦死亡,湖水變黑發臭。

太湖今年5月遭藍藻肆虐,一隻鴨子在污染的湖中掙扎求存。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