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財經新聞<br>次按風暴困擾07年

10大財經新聞
次按風暴困擾07年

一發不可收拾的美國次按風暴,是07年全球金融市場焦點。由2月8日滙控(005)首次發出盈警揭開序幕,但歐美各國財金官員上半年仍低估問題,豈料爆煲事件「鑊鑊金」。

信貸危機席捲全球

次按危機可追溯至聯儲局2000年底起,長達3年半的減息潮,美國金融機構為搶客不惜放寬信貸條款。這些被稱為次級按揭的貸款,05年佔美國整體新造按揭47%。同年,三分之二的樓按被證券化,以息率較一般高約4厘銷售,連滙豐、美林,以至中行(3988)等亦趨之若鶩,難怪次按輾轉間輸出全世界。
美國樓市06年中見頂,越來越多人未能承受持續加息而逾期供樓,甚至斷供。滙控2月發盈警後,美國次按公司NewCentury3月中旬被除牌,4月更申請破產保護。6月底,貝爾斯登指旗下兩隻對冲基金受次按影響,面臨破產。
8月初,次按問題由美國樓市危機,演變成歐美信貸危機。8月9日法國巴黎銀行暫停贖回旗下3隻基金,震散環球股市。9月英國銀行NorthernRock擠提,要英倫銀行拯救。

次按累大型金融機構

為免次按危機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聯儲局自8月開始,先後3度減息共1厘救市。12月布殊推出救市方案,包括凍息5年。為進一步紓緩信貸緊縮,五大央行12月亦罕有地聯手向市場注入大量短期資金。
次按為多家國際級金融機構帶來沉重壓力。美國各大金融機構第三季度業績顯示,次按撥備龐大,美林及花旗行政總裁引咎辭職。另外,主權基金如中東阿布扎比投資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中國投資公司,先後向花旗、瑞銀及摩根士丹利注資。

美滙大跌 油價新高

07年美元節節敗退,刺激油價和金價暴漲。反映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美滙指數,受累於次按危機和連番減息,9月初跌穿80點大關後,屢創新低,11月23日跌至全年低位的74.484,較06年收市83.65大跌11%。

黃金受追捧

隨着美元滑落,加上中國和印度等對原油需求殷切,紐約期油8月初刷新去年紀錄後,9月中突破80美元,11月21日更上闖99.29美元全年高位,較06年收市61.05美元飆升63%。
受惠於高油價,加上信貸危機蔓延,令黃金成為避風港,現貨金11月初升破800美元,創28年新高,數日後更攀上845.84美元,貼近歷史高位850美元,較06年收市636.7美元,漲33%。

新股市場盛極而衰

07年港股大上大落,新股市場則經歷盛極而衰。今年沒有06年工行(1398)的巨無霸新股,但新股仍逾70家,集資總額逾2700億元。
2月招股超購逾930倍的滙源果汁(1886),掀起第一個高潮。其後碧桂園(2007)及百麗(1880)更將「新股必賺」氣氛推至高峯,兩者首日每手均賺約2000元。

阿里巴巴成新股王

9月底上市的恒鼎(1393)掀起新一輪熱潮,阿里巴巴(1688)更成為今年首日升幅最大及最賺錢新股的雙冠王,升近兩倍及每手賺1.3萬元。
花無百日紅,11月新股「潛水」陸續出現。被看好的重汽(3808)及中外運航運(368),首日股價跌16%及13%。

憧憬直通車 港股飆

8月17日是港股大奇迹日,當日呈「deepV」型反彈,而最大推動力是外管局及後宣佈推出「資金自由行」,內地居民可直接投資港股,由中行(3988)獨家經營,以天津濱海區為試點,推出「港股直通車」。
雖然直通車不知何時開通,但港股照升,10月底創31958新高。但11月總理溫家寶親口叫停資金自由行,港股隨即急挫,17個交易日後低見25861,整個升浪跌了一半。幸好多名內地官員先後表示,資金自由行一定會落實,港股始回穩。

港府大手買港交所

如無意外,港交所(388)可成為07年藍籌股王,最關鍵是港府在9月動用外滙基金買入逾5%港交所股份,持股量5.88%,成單一大股東。

股價今年升159%

政府大手增持,是繼98年入市以來,最狠的一次。政府解釋是「並非純粹為投資,而是有策略目標」,可令港府以港交所股東身份,推動本港金融政策。不過,坊間認為,真正動機是確保港交所免被外資股東操縱,日後與內地交易所磋商合作及合併,可以大股東身份增加談判籌碼。
入股消息曝光後,港交所股價翌日狂飆32元,至190.1元,而憧憬北水陸續殺到,11月上旬高見268.6元,港交所12月24日收221.6元,較去年底85.5元收市價升159%,為藍籌之冠。

組合拳下 滬深照升

04年溫家寶任總理後,中國每年均進行宏觀調控,但07年最大特色是「組合拳」。由於信貸、投資、外貿盈餘、外滙儲備均快速增長、資金流動性長期過剩,通脹高企及股市加速上升,中央因此使出「組合拳」,透過財政、稅收、貨幣、滙率、出口術,以及其他行政措施降溫。

今年六度加息

措施包括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6次加息,以及財政部忽然上調股票印花稅兩倍至0.3%,5月又突然擴闊人民幣波幅。不過,這些措施只能令牛氣冲天的滬深股市短暫調整,至今牛氣未盡,截至12月21日,滬深300指數今年升幅仍排名全球之冠,達150%,無論成交額、集資額、市值、新增股民人數等均破紀錄。

樓市升溫 97後最旺

07年本港樓市興旺程度,是97後最暢旺一年。經濟持續好轉、銀行連番減息等刺激,全年地產市道全面向上,尤其下半年樓價升勢明顯急速,破紀錄的天價成交屢現,全年一二手物業成交量及總值皆勝06年。
今年逾千伙大型新盤供應不多,發展商先售貨尾,令貨尾量顯著下滑。截至12月12日,一手錄1.84萬宗登記,較06年多33.3%,總值由06年599.5億元升至1194.2億元。由於新供應缺乏,頂級豪宅不斷創天價成交。中半山BranksomeCrest頂層三複式,創出呎價4.3萬元的亞洲分層住宅紀錄。
二手亦同樣好景,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黃偉雄估計,全年二手買賣料9.23萬宗,總值3000億元,同創97後新高。

港減息 負利率重臨

07年本港經濟保持約6%較高速增長,通脹亦隨之而來,創下98年7月以來最高。由於聯繫滙率關係,本港要跟美國減息,結果負利率重臨。
10月通脹升3.2%,創9年新高,11月更達3.4%。然而,本港利率正下調,美國為拯救被次按摧殘的經濟,先後三度減息,香港亦步亦趨。11月9日因招股熾熱,銀行水浸,本港銀行突然減息,前後4次共減1厘,1個月15萬港元定存降至1.5厘,較11月通脹3.4%,負利率達1.9厘。

任志剛 傳被叮走

全球任期最長、人工最貴央行行長的金管局總裁任志剛,07年10月底剛滿60歲不久,即傳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向他發出續聘兩年的最後通牒。消息四散後,包括特首在內的眾高官,一直未有回應。
市場人士稱,想不到這名叱咤一時的金融沙皇,被港府以如此突兀方式,結束其近40年官場生涯。
金管局於93年4月成立,任志剛便掌舵這家控制逾萬億元資產的公營機構,總裁一職更無任期限制。

李國寶疑內幕交易

一宗由傳媒大亨梅鐸提出以390億元收購美國道瓊斯的交易,令東亞銀行(023)主席李國寶捲入內幕交易疑雲。
07年5月,華潤萬眾前執行董事梁家安及其丈夫王勤競,遭美國證監會指控,涉嫌在梅鐸掛帥的新聞集團宣佈收購道瓊斯前,已獲知內幕消息,偷步買賣道瓊斯股份,獲利6400萬元,身為道瓊斯唯一華人董事的李國寶,恰巧與梁家安父親、華潤萬眾創辦人梁啓雄稔熟,惹起當地傳媒猜測,他可能是洩密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