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失業率跌至過去九年半新低,但呃綜援個案不跌反升。社會福利署表示,今年4至11月共發現715宗詐騙綜援案,較去年同期升45%,主要是隱瞞工作收入。學者估計這與綜援戶極擔心「份工做唔長」有關。社署現有三名退休紀律部隊人員充當「綜援神探」,出動偵查較「狡猾」的綜援騙徒,署方並提醒逾五成個案最終都被判入獄。 記者:雷子樂
社署高級社會保障主任(特別調查)劉國和表示,舉報詐騙個案維持每年近5,000宗水平,但確實個案在今年4至11月有715宗,較去年同期的492宗增加45%,確實個案上升其中一個原因是市民的舉報資料變得較詳盡,「例如佢哋會講到明邊個綜援戶喺邊個地方返工,資料實在咗好多。」
擔心隨時失業
劉指出,大部份詐騙個案都是隱瞞工作收入,其次是沒申報資產。他稱在調查期間,曾有「疑人」突然停止申領綜援,並立即停電話、搬屋逃避追查,「好多資料好似老闆證供、強積金紀錄咁,根本冇得走。」香港大學社工系講座教授周永新估計呃綜援個案上升,因部份失業綜援戶找到工作後,仍擔心隨時失業,不敢向社署報入息,「如果基層工人收入、工作環境冇改善,呢個情況會繼續出現」。
社署去年開始聘請退休紀律部隊成員擔任兼職調查顧問,現有三名前任警員、入境處人員充當「綜援神探」,專責出動盤問特別「狡猾」的疑人。劉國和提醒,今年4至11月共有165宗審結的詐騙綜援個案,當中88宗被判刑。社署由05年4月至今年11月,共揭發2,375宗詐騙綜援個案,涉及綜援金達1.3億元。今年4至11月全港共有32萬宗綜援個案,佔詐騙個案的整體綜援個案的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