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斥耗資1.3億浪費公帑<br>特稿:龍尾人工海灘破壞生態

團體斥耗資1.3億浪費公帑
特稿:龍尾人工海灘破壞生態

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計劃耗資1.3億元,於大埔龍尾填海,建造一個長達200米的人工海灘。由一班熱愛自然環境市民組成的「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指工程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低估該處的生物多樣性,以及水質不宜興建泳灘等因素,批評泳灘是破壞生態、浪費公帑的決定。
擬興建人工海灘的龍尾毗鄰大美督的水上活動設施,是假日遊玩勝地。約30名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成員,昨午於計劃中的人工海灘地段高舉「反對填海建臭灘」標語,模擬將道具鈔票倒入海中,表達興建泳灘是耗費納稅人金錢、破壞生態的不滿情緒。

4小時發現逾50種生物

論壇發言人黃志俊表示,部份成員在本月22日晚上,曾趁水退期間在龍尾沙灘進行調查,短短4小時間發現逾50種生物,當中包括本港水域罕見的北方沙鰍,以及不同形態的海星,跟環評報告「低生態價值」的結論不符。他指大嶼山長沙泳灘人工鋪沙在短期內流失經驗,已引證人工沙灘並不可行,環評報告指出在今年泳季期間,高達80%時間龍尾水質在欠佳及極差的水平,反映龍尾並非暢泳的合適地點。
黃志俊指工程將挖走天然海灘表面的沙石,工地距離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汀角紅樹木又不足500米,憂慮對附近生態造成無可彌補的影響。環境諮詢委員會早前曾就有關項目進行討論,目前仍未通過建議。本報記者

龍尾鄰近汀角濕地,岸邊生物種類豐富。

龍尾發現的部份生物

《薄荷蝦》
薄荷蝦是專吃大魚身上寄生物的清道夫。

《紅海星》
民間調查隊在龍尾石灘發現不少海星,包括鮮艷奪目的紅海星。

《雜色角孔海膽》
雜色角孔海膽屬棘皮動物。

《海葵》
退潮時間,海葵就會在龍尾近岸出現。

龍尾人工沙灘簡介

長度:200米

闊度:潮漲時25至30米,潮退時60米

設施:鋪設47,000方米幼沙、兩邊加設石屎

護沙堤;防鯊網、瞭望塔、停車場

建造日期:明年動工,2010年完成

資料來源:土木工程拓展署、長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