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商廈加入廢物回收

214商廈加入廢物回收

【記者蔡建豪報道】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經過3年時間推動,廢物回收率已漸次提升至20%。環境保護署有意將源頭分類概念擴展至工商業樓宇,目前已有214間工商業樓宇參與,包括50多幢綜合式的政府樓宇,自發加入回收一族。

回收物料種類不限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黃棟剛指出,對比家居廢物,工商業廢物的回收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的60%,原因簡單不過,「單一物料就係錢。」如機場貨運站的包裝膠、印刷報紙剩低的碎紙,相關機構都會主動聯絡回收商進行回收。
是次計劃容許工商業樓宇存在更大彈性,不一定要由物業管理公司統籌,清潔公司也可在流程中佔主導角色。樓宇回收的物料種類、回收設備及運作模式也沒有限制。參與計劃的樓宇會被載入環保署網頁,通過評估的樓宇更會獲頒發證書。
不少參與計劃的樓宇,運作時屢有別出心裁的表現。如位於屯門一間工業樓宇吉田大廈的一間拉鏈廠,回收的物料高逾20種;位於觀塘的創紀之城,自行設計流動分類回收車及透明圓柱形光碟回收箱,短短一年已有達80%、逾100個租戶參與回收。
政府產業署已承諾支持計劃,第一階段會有50多間綜合式政府樓宇參與計劃。黃棟剛指其他類型的政府樓宇、學校及醫院等均是計劃招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