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禁聖誕 太荒誕 - 李平

盡論中國:禁聖誕 太荒誕 - 李平

國務院早前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端午、清明、中秋三個中國傳統節日,增列為法定假期。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今日,傳統節日越受官方重視,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受到的爭議就越大,網絡上的辯論早已超越有關節日要不要放假的問題,摻進了更多的政治、宗教情緒。

抨擊是美國霸權文化

成都教育局上周下令禁止學生上街參加聖誕節活動,不由令人聯想到去年北大、清華等大學的十名博士聯署公開信,號召國人抵制聖誕節、「抵禦西方文化擴張」。由民間到官方的禁止慶祝聖誕的言行,歷來都有一群堅定的支持者,他們將聖誕老人當成美國霸權文化的化身,大肆抨擊,但要降低聖誕老人在內地受歡迎度,猶如要阻止美式快餐麥當勞、肯德基在內地的擴張一樣,注定徒勞無功。
端午、清明等傳統節日在內地較為冷淡,是因為商家認為缺乏炒作的商機,但聖誕節在內地越來越受歡迎,不只是商業炒作所致,而與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民眾越來越多有關,連中共高層對宗教的態度也出現變化。
負責中共高幹培訓的中央黨校今年7月還向中央打報告,建議允許黨員信教,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二也專門開會研究宗教問題,強調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上周二的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一個新說法,要求「全面認識宗教因素在人民內部矛盾中的特殊地位」,顯示中共高層對待宗教的態度,已從法輪功包圍中南海抗議之後的敵對回到「人民內部矛盾」。不過,稍令人失望的是,中共高層仍未接納中央黨校的建議。

有干涉信仰自由之嫌

在宗教管制趨向寬鬆之際,成都市教育局禁止學生慶祝聖誕的行為,有干涉學生信仰自由之嫌,實在荒誕。有關爭辯的實質,也已超越公共安全與管理手段問題,而是學生能否享有信仰自由的問題。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