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誕及除夕是大吃大喝的日子,但節日吃得太多隨時令腸胃負荷過重。外科醫生表示近日接獲因吃自助餐、引發胃酸倒流的個案較平日增四成,相信元旦過後病患人數會增至較平日多一倍,患者中不乏因「食到嘔」引致不適,更有OL因吃大餐導致胃酸倒流復發。 記者:陳沛冰
外科專科醫生丘章新表示,本港約60萬人有胃酸倒流,每年有5萬宗新症,起因是暴飲暴食、食物西化、多油少菜、經常食消夜及先天性食道問題等。每逢大時大節,市民盡情吃喝,加上進食時間或很晚,特別多胃酸倒流病發個案,近月向他求診的病人中,不少病發前曾進食自助餐。
食道連接胃部的肌肉稱為「賁門」,正常情況下賁門負責防止胃內食物及胃酸倒流回食道,食物經過賁門進入胃、十二指腸及大腸,但當賁門鬆弛,不能發揮「守門口」作用,加上突然大吃大喝,令胃部壓力增加,胃酸便會倒流食道,並灼傷食道,令食道出血、潰瘍或收窄,長期胃酸倒流的病人易患上「巴洛萊特食道」的癌前病變,再患上食道癌的風險較正常人高44倍。
丘章新表示胃酸倒流病人以中年人為主,但曾有10多歲青少年求診,胃酸倒流患者會有「火燒心」的刺熱感覺,也會出現胸口悶痛、胃痛、胃氣湧上喉嚨等病徵,口部也因有酸味,部份患者因而有口臭、喉嚨痛、聲音沙啞,甚至無故哮喘等問題。
每餐應吃六至七成飽
大部份胃酸倒流可靠藥物治療,丘章新表示一名女病人去年食聖誕自助餐後出現胃酸倒流,服藥六至八周才康復,但最近又在聖誕自助餐上狂食,結果舊病復發,要再度服藥;少於一成病人需進行胃摺叠手術,利用連接賁門的胃部,包住賁門令其收窄,手術後兩至三日可康復。他提醒市民每餐應吃六至七成飽,睡前四小時不要進食,睡眠時可將枕頭墊高。
從事金融投資的Amy今年29歲,近日接連與同事吃聖誕自助餐及參加公司客戶的年底聚餐,未吃甜品已飽到胃痛,但仍堅持吃大量甜品,翌日起床感到「火燒心」及喉嚨痛,兩日後再出席公司客戶聚餐,雖然胃部不適,但吃下止痛藥後仍狂吃,終因暴飲暴食令胃酸倒流發作,需服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