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假信用卡集團多購買名牌或貴價貨品轉售獲利,近期有不法之徒用假卡購買香港廸士尼樂園門票套現。據稱這批門票已有過百張流入市面,有市民早前以「優惠價」購得該等門票,到樂園時無法入閘,更被園方派出扮成顧客的保安人員監視,後來才知買下「賊贓飛」,被帶到警署查辦。事主批評廸士尼應一早公開事件,提醒消費者防範中招。 記者:陳沛敏 馮永堅 盧文烈
姚先生今年8月間接地透過「太太的姊姊的朋友」購入四張廸士尼門票。據姚太的姊姊當時解釋,她的朋友認購了一些「平飛」,好像是透過廸士尼員工購買,每張「家屬價」只需180元,遠比廸士尼成人(295元)或兒童(210元)的門票便宜,「平日門票」有效期一年,姚太的姊姊也買了六張。
無法入閘 保安監視
本月8日下午3時許,不知當日是樂園指定日子的姚先生,與壽星妻子及兩名兒子到廸士尼慶祝,但門票插入閘機後卻無法入閘,閘機出現「X」字樣,職員表示可能是門票的磁帶故障,叫他們等候一會,並指不遠處的幾名男孩也遇到同樣問題。擾攘約半小時後,廸士尼的保安人員終於現身,將他們帶到保安部;這時姚先生才得知買了用假卡購買的門票,而扮成顧客的幾名男孩其實是保安人員,負責監視他們。
廸士尼將事件交警方處理,把他們帶到竹篙灣警署錄取口供。姚先生說,當時聽到廸士尼的保安人員跟警方說,約有過百張經假卡購買的同類門票已流入市面。他質疑,廸士尼為何不一早公佈事件,讓消費者有所警惕,「我特登請咗假同屋企人去玩,結果喺警署搞到六點幾,無咗成日。細路仔好唔開心,我同太太都覺得好掃興。」
有關方面向姚生透露,該四張門票是用偽造的英國巴克萊銀行Visa卡購買。巴克萊銀行在本港沒有經營零售銀行業務。
樂園隱瞞 害慘市民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認為,香港廸士尼樂園應公開事件,讓消費者有所防範,否則可能有很多人中招。他指出,雖然警方仍在調查事件,但「大批消費者蒙受損失嘅禍害比捉唔到假卡集團大」,他更批評:「廸士尼原本係要令人開心嘅地方,但咁樣令人唔開心。」
香港廸士尼樂園職工會發言人許少英也認為公司應公開事件,正如偽鈔流入市面,警方也會公佈,讓公眾有所提防,避免消費者從第三者手上購得該等門票。
警方發言人證實,這宗案件暫列為「求警調查」,現時由大嶼山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警方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主題樂園門票。消費者委員會則以警方正調查事件為由,不願評論。
廸士尼樂園發言人也以事件已交由警方處理,不作評論,但表示賓客可從不同途徑購買樂園門票,包括網上購票、親臨樂園正門入口售票處或賓客服務中心、指定100間OK便利店、以及透過旅行社預訂等。樂園發言人強調,所有門票不可轉讓、退換及退款,有關條款已印於門票背面。
廸士尼揭發「賊贓飛」示意圖
話你知:受騙接贓 未必違法
根據現行《盜竊罪條例》第24條的〈處理贓物罪〉,任何人如知道或相信某些貨品是贓物,卻不誠實地收受該貨品,或不誠實地從事或協助另一人將有關貨品保留、搬遷、處置或套現,即屬觸犯處理贓物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14年。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指出,利用假卡購買的東西,即實際上沒有付錢下騙得貨物,等同盜竊,因此任何人士若明知有關廸士尼門票是經由假信用卡購得,仍接受轉讓,即犯下接贓罪;但若能證明是在完全不知門票來歷下購得,則不屬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