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讓我想起那個叫做息媯的女子。
春秋時,她是息侯之妻,生得天姿國色令姐夫蔡哀侯生出邪念,結果她的男人息侯為她發動戰爭,引楚兵入境,滅蔡國收場。故事至此並未結束,息媯的美色同樣令楚文王垂涎,又一個男人因為她的姿色發動戰爭,這一次,楚國滅了息國,息媯這件戰利品最終落入楚王囊中。
後世的衞道之士總愛用禍水形容息媯,一個女人,一身事二夫,先後讓三個國家捲入戰爭,兩個國家因她而亡。一切,只因她的紅顏,如果息媯自剜雙目,如果息媯自絕天下……真是欲加之罪。
紅顏本非禍水,禍乃因人類邪惡的佔有慾而起。像伊朗,經歷不同的政權統治,命運多舛,時局動盪,戰亂頻生,被英美垂涎,是伊朗的錯嗎?還是石油資源的錯?
我們無法站在息媯的角度看息媯,我們也從未站在伊朗人的角度看伊朗,伊朗和這個世界之間一直隔着一塊神秘的面紗,雖薄卻沉重,隔絕了世人的視線。
推薦《我在伊朗長大》,這部卡通片由伊朗漫畫家MarjaneSatrapi的作品改編而成,簡單的線條,輕鬆的手法,四両撥千斤,透過一個伊朗女孩的雙眼,讓我們看到一個沉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