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及港燈千方百計牟取暴利,賺盡政府准許的利潤。根據資料,兩電多年來一直刻意生產過多電力,以求提高成本,增加電費收益。港燈更於今年投入新機組,製造高達四成的剩餘電力。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強制兩電聯網,提高效益,紓緩大眾的負擔。
建議強制兩電聯網
中電去年發電8,888兆瓦,但九龍、新界及離島的電力最高需求量只有6,435兆瓦,過剩的2,453兆瓦電量,差不多可以應付港島及南丫島的需求(2,596兆瓦)。而過度生產的後果,是中電和港燈都可以多收電費,但用戶則不必要的貼錢給兩電揮霍,地球也不必要的額外承受因發電而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指出,兩電的後備電力往往高於國際標準的25%,他建議政府在檢討利潤管制計劃時,加入條款,強制兩電聯網,減少過度生產。泛聯盟議員呂明華則指出,兩電聯網涉及中電與港燈換股,難於實行。
中電發言人回應稱,一直有把過剩電力轉售內地,賺回來的錢撥入發展基金,穩定電價,減除賣給內地的電量,平均每年的剩餘電量只有一成。至於聯網的建議,中電認為只在更大的市場上可起作用。
港燈承認,去年有新的天然氣機組投產,今年推高備用電量至四成,但將會隨着供電需求增長而縮小。港燈認為,全面聯網涉及即時投資,目前並無此需求及效益。
兩電過去五年剩餘電量
-中電-
2006年:27.6% 2005年:24.5% 2004年:23.4%
2003年:28.9% 2002年:29.5%
-港燈-
2006年:30.9% 2005年:25.0% 2004年:24.3%
2003年:28.7% 2002年:28.8%
註:國際標準剩餘電量不超過25%
資料來源:兩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