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建局今日摧毀了喜帖街,明日又想在原址附近重塑同一主題的購物文娛商場,並以「與歷史緊扣起來」為名,歡迎原有喜帖街商戶重投該區。保育人士質疑,喜帖行業已被市建局打得支離破碎,能否重新振興,頗成疑問。
商戶各散未必回歸
市建局公佈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的保育計劃,於大道東186至190號三幢二級歷史的唐樓,選其中一幢設立以婚嫁為設計主題的「姻園」和香港首個婚嫁傳統文物館,並劃出部份用地發展社會企業試驗計劃。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說,利東街過往以婚嫁行業為地區特色,姻園計劃的構思是將這項特色重現,使該區成為新的社區購物文娛中心。
所有原先在利東街經營的喜帖店舖,均獲優先考慮租賃姻園的舖位。姻園的設計和佈置均會以婚嫁為主調,並會提供約3萬平方呎淨樓面的零售用地,較利東街原先所有喜帖店舖所佔地方,多逾一倍。毗鄰姻園的部份空地亦會有切合婚嫁主題的佈置和雕塑品擺設,重建項目最快2011年落成。
另外,市建局將在區內推出試驗計劃,撥出6,500平方呎的淨樓面成立和營運社會企業,目的是保存和強化區內的社會網絡。
即將卸任的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說:「姻園呢個名好骨痹,如果市建局當年肯聽吓意見,就唔使搞個咁嘅計劃出嚟。原先好哋哋有條喜帖街,不知幾蓬勃,左鄰右里又融洽,市建局完全冇考慮就收購,打散晒成個行業。𠵱家啲商戶已經各散東西,有啲去咗土瓜灣,有啲執咗笠,幾年之後,佢哋係唔係仲會願意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