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鰂魚涌濱海街一名獨居的七旬男子,將拾荒得來的垃圾雜物堆滿一屋,500呎單位被變成「垃圾屋」。昨日凌晨單位冒煙起火,男子疑被自己一手堆砌的「寶山」擋路,活生生被燒死。消防員事後在單位內,搬出超過100袋垃圾雜物;警方不排除是有人吸煙引致失火,現正展開深入調查。 記者:伍浦鋒、張培生
被燒死的男子冼燦輝,77歲,為退休華籍英兵,獨居於濱海街金海大廈3樓一個單位。業主立案法團馬主席指出,單位是冼翁的亡父留下。冼翁性格孤僻,拒絕與鄰居交談。其父在生時,他已經拾荒,其父去世後,他更變本加厲。冼翁不修邊幅,蓄長髮、長鬍子。
雜物堆上行走睡覺
現場單位面積約500呎,但盡是垃圾雜物,堆滿一個個及胸的小山丘。睡房、廁所和廚房根本不能使用,估計,冼翁也得在雜物堆上行走及睡覺。
昨日凌晨零時,居民察覺有濃煙味散出,紛紛報警。由於火勢並不猛烈,只是不斷滲出煙霧,消防員到場,耗時近30分鐘才找到源頭,隨即破門入屋。港島東消防區長黎達強指出,當他們準備進入單位時,發覺單位大門被物件頂住,細看下才知原來是一名滿身被燒傷的老翁,倒卧門後,於是消防將他抬出,惟其送院後已證實不治。
單位搬出百袋垃圾
消防員在單位內搬出大堆垃圾雜物,包括報紙、衣服、膠袋、空煙盒、打火機、雨傘及膠樽等等,其中一份報紙出版日期是89年10月25日,「珍藏」達18年之久。另外有大堆書籍,都是靈異怪談一類。所有垃圾雜物放入黑色垃圾膠袋,載滿逾100個,估計重量達一噸。另外,警方疏散百多名居民離開。消防員隨後召來火警調查犬「阿德」協助,並發現單位內有易燃液體氣味,交由警方深入調查。北角消防局局長張嘉威,於早上11時帶同約10名消防員到場,檢查大廈的防火及走火設施;發現其中五層樓的走廊有雜物阻塞走火通道,已經向其中兩個單位發出消防火警危險通知書,其餘發口頭警告。
警方港島東區重案組總督察林樹榮稱,現場有天拿水氣味,但初步調查相信放火的機會不大,極有可能是事主抽煙期間睡着,以致煙蒂燒着雜物一發不可收拾。
死者的胞姊及外甥女趕到現場時,都忍不住傷心落淚。冼姐稱,弟弟有抽煙習慣,家人多次勸喻他不要拾荒,但不理會。
垃圾屋奪命火警示意圖
特稿
拾荒成癖或有慢性精神分裂
昨日再有拾荒者葬身「垃圾屋」之中,有精神科專家指出,過度拾荒是一種慢性精神病,家人如發覺有家庭成員拾荒成癖,應該盡快尋求社工及醫生的協助,以免他們害己累人。
家人發現應尋協助
拾荒者將住所變為「垃圾屋」以致失火喪命的慘劇時有發生。上月6日,屯門山景邨一對拾荒夫婦,疑有眼疾的丈夫在床上抽煙期間入睡,煙蒂掉在雜物中引起大火。結果,男戶主慘遭燒死,智障妻子亦被燒至重傷。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指出,長期過度拾荒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會不斷撿拾「寶物」,將自己埋藏在獨有的世界之中,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拒絕與人溝通,連個人衞生也不能自理妥當,產生幻覺和妄想,時間觀念受損。患者本身不會察覺其行為有問題,也不認為拾獲的物件是廢物,反而視之如珍寶。家人如果察覺家庭成員有此癖好,應該尋求醫生及社工協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