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史上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商船「南海一號」,沉睡海底逾800年後,將於今天「蘇醒」。由於天公造美,艷陽高照,風浪小,南海一號的打撈工作提前一天在昨晨展開,進行兩次試探性出水後,今天將正式打撈出水,並於上午10時舉行出水儀式。據預計,這艘寶船將於半年後向全國市民免費開放參觀。業界預期,它將為陽江市甚至廣東省掀起一股旅遊熱,陽江至今已吸引50億元的酒店業資金。
昨晨10時50分,罩着古船的沉箱首次在陽江海域被吊出水面。古船打撈總指揮吳建成指,這兩次只是試吊,因沉箱在水底已放置了半年,需試吊來測試其能力並對其進行加固,確保古沉船和船上文物的安全。當局稱,24日有寒流,會影響海洋環境,增加打撈困難,今日出水是最好的時間。
安放水晶宮 文物8萬件
陽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馮桂雄在昨日的記者會上說,陽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和補給站,古船沒有翻側,文物應有五至八萬件,當中大部份瓷器主要來自龍泉窰及景德鎮窰,其中不乏珍品。而早前有關部門局部打撈時已找到4,000多件珍貴文物。
據悉,今天將有一排護衞艦隊護送南海一號。出水儀式後,古船將被固定在一艘拖運過7,000噸水泥石頭的拖船上,再運送到海陵島上的廣東海上絲綢博物館的臨時碼頭,拖運過程需8至9小時。本月28日,古船將被送往博物館內注滿水的水晶宮。中央和地方有關領導人將參加出水儀式,現場只准有200人觀看。
掀旅遊熱 中旅社加景點
隨古船面貌即將曝光,每天都有旅行團到南海一號即將上岸的臨時碼頭參觀,島上酒店房間亦爆滿。因這艘古船,已吸引六家五星級酒店落戶海陵島,集中在博物館附近,總投資額50億元。去年9月,一家澳洲企業已計劃投資6億元,為南海一號量身訂做旅遊度假項目。
香港中旅社業務部副總經理吳熹安稱,廣東新景點不多,南海一號對港人會帶來新刺激。中旅計劃將該景點加入省內其他行程。每年有30萬人參加中旅的廣東團,計入自由行的客戶超過1,000萬。而新華旅遊及康泰旅行社均考慮推出有關行程。
《廣州日報》/本報記者
古船打撈過程
背景:寶藏險落英國人手中
隨「南海一號」將浮出水面,外界關心內裏藏有甚麼寶藏之際,有否想過它差點落入英國人手中,可能無緣與國人見面?南海一號沉睡於海上絲綢之路上,此路最遠可到達波斯灣各國,甚至非洲東海岸的港口。由於沉船船頭朝向西南,估計它當時正從中國港口出發,駛往外洋。至於沉沒原因,廣東省文化廳和考古專家都認為因超載而沉沒,因為如遇颱風而沉,船不會四平八穩地沉在海底。
中央保密近20年防被盜
「說『南海一號』堪比秦始皇兵馬俑,我認為是高估太多了。」對於當局耗巨資打撈南海一號,82歲高齡的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朱伯謙稱,南海一號無論是市場價值還是文物價值都是相當高的,但還不能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提並論。而隨南海一號出水,將有助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造船、陶瓷和海航史的研究。
南海海域是世界海底尋寶者的天堂,有2,000多艘沉船。英國打撈專家MichaelHatcher,在1980年代發現載有23.9萬件青花瓷器、125塊金錠的「哥德爾森號」沉船……20年前,廣州救撈局發現了南海一號,並打撈出200多件瓷器,但考慮當時內地打撈力量,為防止船上文物被盜,南海一號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直到03年,當局才將打撈計劃立項。本報記者
「南海一號」之最
‧世界迄今發現歷史最久(逾800年歷史)又保留最完好、體積最大的沉船
‧中國迄今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
‧世界迄今發現寶物最多,據稱價值達千億美元的古代沉船
‧世界史上首次古代沉船整體打撈
‧打撈費用近3億元人民幣(包括打撈費及建海上博物館水晶宮等),號稱史上最貴
「南海一號」大事記
80年代初
英國海洋探測公司看見荷蘭一份舊報章上報道一艘名為「Yhrhynsburg」的東印度公司輪船在中國南海沉沒,船上載有6箱白銀等,於是向中國申請打撈,中方決定與英方合作。
1987年
英方打撈出100多件精品文物,包括銅器、瓷器、鍍金器等,但撈起時已成碎片。
1989年
中方拒絕英方的打撈申請,決定自行與日本合作;國家文物局並據撈出來的文物鑑定是一艘宋元沉船,並取名「南海一號」;但撈了5天後,日方發現打撈成本巨大,決定退出。
2002年
中國水下考古隊獲國家財政部4,000萬元資金,展開大規模考察和局部打撈,並撈出4,000多件精美文物(圖)。
2003年
廣東省文化廳論證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
2007年
考古隊在1月前往沉船海域進行勘查,並於4月8日正式啓動整體打撈工程,12月22日沉船正式出水(圖)。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