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少婦首度懷孕,在公立醫院多次進行超聲波及產前檢查,以為胎兒安好,詎料兩年前誕下一名天生殘障、沒有左前臂的女嬰,令她大受打擊,少婦認為院方疏忽,昨入稟高等法院,向醫院管理局索償。
根據入稟狀,原告陳柔霖於04年12月至05年7月,先後多次在醫管局轄下的觀塘聯合醫院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超聲波及產前檢查,當時她懷孕19至35周;至05年7月11日,她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分娩。
想到愛女傷心不已
原告指,誕下女兒後,院方才通知她,其女兒天生沒有左前臂,她認為院方一直未發現女嬰有缺陷,疏忽失責,故須就意外向她賠償。
現年約32歲的原告於兩年前接受報章訪問時說,她與丈夫結婚10年,女嬰是第一胎,想到愛女終身殘障,她便傷心不已。
聯合醫院發言人昨稱,院方已於05年7月接獲有關投訴,但個案已進入法律程序,故不便評論。
婦產科專科醫生龍柄樑拒絕評論事件,他指胎兒7周時已可用超聲波儀器看到胎影,一般產前檢查集中量度胎兒心跳、頭圍、肚圍發育是否符合比例,較詳細檢查則集中各主要器官及身體發育。他補充,一般檢查不會特別觀察個別部位,除非家族曾出現遺傳病。
近年超聲波檢查儀器解析度越來越高,三維超聲波已廣泛應用,較先進的四維超聲波儀器更可看到胎兒打呵欠及微笑的表情。香港大學亦引入嶄新「三維延伸成像」技術,可更準確地評估先天性畸胎情況,如裂顎、心漏症和脊柱裂,讓醫生在嬰兒出生後立即跟進。
案件編號:HCPI10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