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天吃火鍋(打邊爐),對着「滾滾吓」的食物邊吃邊聊天,乃港人習慣,但有內地專家提醒,吃火鍋的時間應控制在兩小時以內,否則可能因攝取過量的亞硝酸鹽,產生中毒或致癌。另外,常吃火鍋的人可能發生腳趾、腳關節突然紅腫、麻痛等病症。
據黑龍江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七病房主任吳瑾稱,火鍋湯底燒煮90分鐘後,亞硝酸鹽含量將逾15毫克/每千克。當人體一次攝入亞硝酸鹽超過200毫克時,可造成缺氧,出現急性中毒,嚴重者可能致癌;而且食物在燒煮過程中,會形成公認的致癌物質亞硝胺(Nitrosamines)。吳認為,吃火鍋的時間不應過長,否則,潛在危險巨大。
消化液不停分泌易腸胃炎
亞硝酸鹽(nitrite)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特別是在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而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作肉類食物防腐及預防肉毒桿菌生長的防腐劑,常見的有香腸、臘肉等,但其殘留量最高不會超過50毫克/每千克。
吳瑾認為,吃火鍋時間過長還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患慢性腸胃炎、胰腺炎等。
另外,上海瑞金醫院中醫主任沈小珩表示,常吃火鍋的人也可能發生腳趾、腳關節突然紅腫、麻痛。這是痛風引起的,是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代謝性疾病。沈解釋,痛風症之所以突然爆發,「由於動物骨髓、海鮮、貝殼、魚蝦、豆製品中含有大量嘌呤,大量進食後會造成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尿酸在血液中沉積就引起痛風,而富含嘌呤的啤酒會更加加重病情。嘌呤代謝紊亂後,一開始會形成高尿酸血症,由此會引起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還會形成慢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甚至會演變為腎功能衰竭。
痛風症者宜少吃冬菇內臟
不過,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則認為,打邊爐時若食物因沉澱而焦燶,吃下才可能致癌,否則吃火鍋並無問題。他也不認同吃火鍋會導致痛風症,但因痛風症病人要戒口,而冬菇、動物內臟等火鍋食物因含嘌呤,痛風症病人則不宜多吃。
新華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