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通脹持續惡化,市民明日做冬要捱貴餸。11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3.4%,是九年來最大單月升幅,高出市場預期,政府也承認通脹有壓力。當中食品價格升幅最大,較去年增加11.4%,牛肉、豬肉、罐裝肉類和蛋類較去年貴約三成。
政府統計處上月錄得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6.7,較10月高出0.5%,比去年11月大增3.4%。各項目中除耐用物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3.9%外,其餘項目上升0.8%至6.5%。
政府發言人表示,11月份指數上升,主要是由於煤氣燃料調整費、私人房屋租金、外出用膳費用及旅遊費用的升幅擴大,但當局仍維持上月中預測今年全年通脹2%。
人民幣升值構成壓力
發言人展望經濟持續擴張、食品價格及油價高企、美元疲弱及人民幣升值將繼續對物價構成壓力。
期內整體食品價格上升6.5%,當中外出用膳增加3.6%,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價格則大升11.4%。牛肉價格一年間上升35.2%,上等牛肉每公斤平均由59.01元增至80.31元;豬肉貴了27.8%,每公斤上等豬肉由34.4元升至44.94元;蛋類貴了30.7%,平均每隻售1.19元;罐頭肉類也貴了31.1%。政府又指近期私人房屋租金上揚亦值得關注,一年間上升6%。
昨日到黃大仙街市買餸的市民表示,即使食品價格上升,也會買豐富餸菜做冬。有燒味店表示,不敢再加價,以免市民承擔不起,惟有薄利多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