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旱蔓延<br>53萬人飲水難 鹹潮同時襲擊

廣東大旱蔓延
53萬人飲水難 鹹潮同時襲擊

廣東旱情正呈蔓延趨勢,由粵北擴大到南粵,並向粵西擴散,導致10多個城市,約53.3萬人出現飲水困難的同時,珠三角亦面臨旱情的威脅。此外,受亁旱無雨和強天文潮汐的共同影響,今日開始至24日,珠江三角洲將遭遇今年入秋以來最大的一次鹹潮襲擊。當局正儲備充足的淡水應對,避免影響廣州等地的食水安全。

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最新統計,全省旱情已擴展到湛江、茂名、韶關、清遠、梅州、潮州等10多個城市;受旱面積294.7萬畝,其中重旱67.9萬畝,農作物失收1.4萬畝,53.3萬人出現飲水困難,並預期旱情將持續到明春。

威脅珠三角 東莞滴雨未下

粵北韶關作為重災區之一,許多村民均在田間和家中修建大大小小的蓄水池。「現在,我們家裏用水是先洗米再洗菜,最後拿來餵豬和餵雞。」有村民除節約用水外,亦因為挽回農作物的經濟損失,「打算到縣城去打工,莊稼不行了,找點別的事賺點錢。」在肇慶,懷集縣梁村鎮湘田村,水井泉眼處每天24小時都有人守水,早已亁涸水井,令村民這兩個月來出現嚴重的飲水問題。而佛山的漁民亦因無法開航,或休業或轉行。
值得關注的是,旱情亦開始威脅珠三角地區。東莞市三防辦通報昨日通報了今年冬旱情況:上月中旬東莞滴雨未下,全市水庫總蓄水量較常年有所減少,普遍出現中等強度氣候亁旱。截至本月15日,全市有兩座小型水庫亁涸。
對於特大鹹潮將襲擊珠三角,廣東天文學會的天文專家稱,這是天文、氣象和水文等方面共同作用的,鹹害影響的範圍將更廣泛。

淡水資源有限 抗鹹形勢嚴峻

據珠江委員會專家指出,由於珠江流域來水近期持續偏枯嚴重,形勢相當嚴峻,有關部門現在充份利用有限淡水資源,不斷調整優化調度方案。目前,暫能確保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飲水安全。廣東天文學會預計,26日以後,鹹潮強度將會明顯減弱,鹹潮肆虐將會暫時解除,珠三角各地水廠又可抽到含氯度較低的淡水,但今冬明春的抗鹹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廣東《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本報記者

廣東連州的蓄水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六成,船隻無法航行。新華社

韶關旱情嚴重,消防為市民提供食水。互聯網

「拉尼娜」現象 南方少雨

今年秋季以來,江南、華南地區持續亁旱,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說,這與8月以來形成的「拉尼娜」(LaNina)現象,在11至12月期間不斷加強,並很有可能在此期間達到峯值有關,並預期未來一段時期,上述地區的旱情還將持續,部份地區甚至可能出現秋冬春連旱的現象。

鄱陽湖恐將消失

根據過去多次「拉尼娜」現象對未來氣候的影響分析,其發生時,南方地區往往出現持續的少雨。預計至明年2月,江南、華南的旱情還將持續,甚至惡化。受旱情影響,中國最大淡水湖,江西的鄱陽湖,水域面積已減少到50平方公里。而在豐水年份,該湖面積最大可達4,000平方公里,由於其濕地沉降速度遠遠比不上泥沙淤積的速度,專家預期若干年後,鄱陽湖將自然消失。
9月下旬以來,江南、華南及貴州等地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目前,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廣東西部等地出現25年一遇重旱,江西、湖南、廣西部份地區更出現50年一遇的特旱。
本報記者

廣西農民抗旱搶冬種,爭取明春有個好收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