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誕節臨近,警方重申鐵腕打擊青少年頭號派對藥物「K仔」的決心,考慮建議提高販運K仔刑罰杜絕貨源,其實近年青少年北上濫藥已成趨勢,有元朗區前線社工為與毒品「爭仔」出盡法寶,每逢周六晚出動附設Wii等電子遊戲的宣傳車,到處兜截「希望執得一個得一個!」
去年7月旺角發生13歲少女索K暴斃街頭事件敲響了濫藥年輕化警鐘,警方毒品調查科高級警司林曼茜指,今年上半年21歲以下濫藥青少年有1,646人,當中8成(1,300人)索K,顯示俗稱K仔的氯胺酮已成為最熱門青少年藥物。而且:「各總區幾乎晚晚查牌,試過有人將啲K粉塞滿鼻窿」。不過警方發現販運K仔刑罰過輕,建議修例重罰增加阻嚇作用,斷絕貨源。
市區的士高相繼結業,警方發現北區形成一股北上玩樂濫藥潮,重災區首推元朗及天水圍。
出盡法寶與毒品「爭仔」
要與毒品爭仔,社工出盡法寶,元朗童軍知友社每逢周六深夜11時半至凌晨時分派出「快樂號」宣傳車在元朗各處執仔,車內的Wii電子遊戲及網絡遊戲更是撒手鐧。負責的社工指深夜11時是青少年北上關鍵時刻,他們希望免費遊戲可以令愛玩的青少年「再坐一會」。
生於破碎家庭的小盈就是社工執回來的少女,14歲的她去年還是小六生便隨朋友北上的士高玩樂開始索K,不負責任的爸爸拋妻棄女留下一屋煩惱,她說要靠藥物麻醉自己:「最喜歡索咗嘢嘅感覺,可以忘記煩惱,𠵱家一日索1包,最厲害一次索成幾包」。可是短暫快樂令她身受K害,近月小盈記憶力嚴重衰退及出現尿頻,她卻不以為悔,執意燃燒生命和青春。
港人北上濫藥成風,前年年底便有120名港人因濫藥被捕,今年10月起內地加重罰則,港人濫藥若再犯須留在內地戒毒3至6個月,三犯則可能判勞教戒毒,刑期長達兩年,希望可收阻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