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減中產學費 - 左丁山

哈佛減中產學費 - 左丁山

寫完篇《書中自有黃金屋》之後,前日睇《蘋果日報》(十二月十六日)A8版以大篇幅報道一位淺水灣國際學校保安員之子在○五年八月申請到二十萬元獎學金,在國際學校就讀,仲以GPA3.7嘅成績,去咗美國Lewis&ClarkCollege雙主修數學與經濟,副修音樂。「實Q」之子與大富豪呂志和之孫、何東曾孫女一齊畢業,若非有獎學金之助,一定難以做到。但國際學校點解有錢畀獎學金呢?當然係靠啲有錢人不斷捐款啦。
上星期好多報紙報道哈佛大學由明年九月開始,向中產(年薪十二萬至十八萬美元家庭)子弟減收學費,只收每年入息之十分一。本來哈佛大學與耶魯、普林斯頓等名牌大學已實行need-blind政策,清貧子弟只要憑實力入到哈佛,就唔使交學費。富家子弟當然唔志在一年四、五萬美元嘅學雜費啦,但中產家庭就杰咯,年入十八萬美元,交稅之後再為仔女交學雜費四、五萬美元,一家四口都幾難頂。現在哈佛仁心兼大手筆,大幅度減收中產子女學費,難怪全美叫好。
《國際先驅論壇報》話哈佛有三百五十億美元基金(endowmentfund),富甲全球,每年投資收益可觀兼且有大把富豪與校友年年捐款,減收中產學費,完全唔係一個負擔。香港八間由UGC(大學教資會)撥款嘅大學每年得一百○六億港元(上星期立法會財委會數字),伸算係十三點五九億美元,每年每校嘅經費,完全冇法子同哈佛、耶魯、史丹福等相比,你話香港啲大學校長點會唔係使出渾身解數為大學籌款呢?傑出華人徐立之對記者講,如果再來一次,佢都唔會拒絕將港大醫學院改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大校長劉遵義亦俾某些人批評為掛住籌款,增加資源。此乃歐洲左派教授與左派學生之思想,成日以為可以伸大手板問政府攞錢;法國學生反對成立私立大學,理由係私大會減少窮家子弟求學機會,其實站不住腳。香港嘅大學體制如果向美國學習,就有前途,向歐洲看齊,瓜多過菜,香港不能負擔得起左派思想治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