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最愛買書送人,看到好的書,一買數本,自己留兩本,一本用來閱讀,另一本用作收藏,剩下的,分贈朋友。聖誕新年,朋友生日,情人節、愚人節……他最愛送的禮物也是書。
有一位老師也是這樣的,常常說書是世上最便宜的商品,不看八卦雜誌的話,一個月省下來的錢足夠買幾本值得珍藏的好書。買了好書,她最享受的事情是慫恿朋友也去購買閱讀。
喜歡買書的人跟喜歡買衫的人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樂意與人分享,後者最怕與人撞衫。你跟我買了同一本書?太好了!看了沒有?某一章節某一段落,作者是否話中有話,另有隱喻?你跟我買了同一款衫?天哪!你穿了沒有?在甚麼場合穿的?我那件豈不是被廢了武功?
所以,喜歡書的人終究比喜歡衫的人幸福。買書不怕撞,撞一撞,還能撞出火花激發思考呢,撞衫撞出來的卻是怒火。
書和衫一樣,需要大量空間安置,只是書和衫的待遇大不相同,很多人家中有衣帽間卻偏偏沒有書櫃。將來,絕大多數人留下的身後物,不過是大堆穿過未穿過的衣服,只宜捐給志願機構。
我情願留下來的是書,四代以後,從未有機會謀面的後輩,通過我們留下的書,找到了與我們溝通的渠道,人鬼不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