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嗰晚喺disco度,突然間見到兩個紙紮公仔飄埋嚟,跟住就失去知覺。」四年前聖誕節,俊仔與朋友夾錢買了大批K仔(氯胺酮)和5仔(硝甲西泮)開毒品派對,玩藥玩出禍。明愛樂協會調查發現,逾七成濫藥人士在節日會服用更大劑量的藥物,因為每逢節日這些藥物會減價三成。學者則提醒20萬北上工作的家長,小心子女在聖誕期間,將家居變索K場。 記者:雷子樂
明愛樂協會訪問了100名濫藥青年,72%受訪者表示會在節日濫用更多藥物,當中68%更會一次過濫用多種藥物。K仔和搖頭丸是他們最常服食的藥物,58%受訪者在佳節會花400至600元濫藥。的士高是頭號濫藥熱點,卡拉OK、公園、朋友的家,也是熱門的濫藥場地。
明愛樂協會社工趙金華表示,青年人在節日瘋狂濫藥,因他們夾了錢買入大批藥物,抱着別蝕底的心態,明知會超出身體負荷,也要狂食。21歲的俊仔表示,每逢聖誕,由於朋友夾錢,可買到更大批K仔、5仔「享用」,「買得多,價錢平均平三成,買夠三、四百蚊,打個電話就有得送貨。」他說節日期間,濫藥的劑量會比平時多一倍。
青年濫藥見紙紮公仔
俊仔最難忘四年前聖誕濫藥失去知覺的經歷。他憶述,當時跟朋友在的士高內,「食完5仔食K仔」,突然間感到失控,產生幻覺,看到兩個紙紮公仔飄到面前,之後失去知覺。翌日醒來,他發現自己身在的士高的一間房內,當時仍手腳僵硬。21歲的俊仔四個月前正式戒毒,但已出現失憶、手震、尿頻等濫藥後遺症。
負責調查的中大社工系教授石丹理表示,北上工作的家長要特別注意,子女會否在聖誕期間將家居變成濫藥場所,「全香港有20萬人北上工作,聖誕都要返工,起碼有十幾萬個單位係好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