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資源少限制拳擊發展

特稿:資源少限制拳擊發展

拳擊運動在香港一直處於發展階段,對於這項運動未夠普及,余鐵良認為主要因為在於資源分配問題,「由場地資源、到拳手訓練、甚至裁判水平,都是拳擊發展的一部份,但政府撥出的資源卻很少。」

拳手需自資補貼

以場地為例,現時全港只有一個固定的拳擊運動擂台,在佔地330平方米(約一個標準籃球場大小)的北河街體育館6樓搏擊中心,根本不足以容納30人以上;而其他有關拳擊的訓練,亦只能在地方更細的多用途活動室內舉行。
而在香港拳手外出比賽時,拳擊總會雖然有資助,但拳手亦需自資補貼;例如上月底在北京舉行的「好運北京」奧運拳擊測試賽,拳擊總會派出3名拳手代表香港出戰,但各人亦需補貼數千元。由此可見,政府對拳擊運動的資助,實在有待改善的地方。

現時全港只有一個固定拳擊擂台,位於北河街體育館的搏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