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世銀行長給北京的見面禮 - 李平

盡論中國:世銀行長給北京的見面禮 - 李平

世界銀行在行長佐利克訪問北京期間公佈的《國際比較計劃》(InternationalComparisonProgram,ICP),承認此前將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高估了40%,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購買力,也由1.9:1修訂為3.4:1。此舉不僅有助中國減少在一些國際組織需承擔的會費,也有助降低歐美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無異於送給北京一份厚禮。

調低GDP估值近40%

曾任美國貿易代表、副國務卿的佐利克(RobertZoellick),是一位自由貿易的推動者,其口頭禪是:「開放是美國的一張王牌。」雖然近年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他則一直傾向於與中國合作,2005年9月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發表題為《中國往何處去》的演講時,更提出中國是國際社會「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概念,被視為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取態。
今年7月,佐利克出任世銀行長後,中國給足面子,首次同意加入亞洲地區ICP,提供了上海、武漢、西安、廣州等11個具代表性城市的價格數據。依據世銀前日公佈的ICP,按購買力平價(PPP)換算,中國2005年的GDP為5.33萬億美元,仍然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比以前的估值調低了近40%。

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

由於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核定會員國會費時,是參照PPP衡量國力,世銀下調中國的PPP,中國所需負擔的會費有可能比預期減少。而且,在歐美不斷就人民幣滙率向中國施壓之際,世銀將人民幣相對美元的購買力下調至3.4:1,顯然有助降低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今次是佐利克出任世銀行長後首次訪問中國,並會晤了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等高官。他昨日結束訪問行程時強調,希望此行「為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在全球關注的問題上加強合作鋪平道路」,實際上是延續其「利益相關者」理念,有助為中國威脅論降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