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年輕時有沒有做過甚麼讓自己值得回味的事?將代表港隊出戰明年1月在曼谷舉行的奧運拳擊亞洲區遴選賽、75公斤級的余鐵良,甘願放棄工作,只希望換來一個無論多少錢也買不到的京奧夢。這個「鐵」拳浪子,名副其實夠「擊」情!記者:陳耀麟 攝影:王子俊
「我希望用自己的成績,去改變大眾、政府對這項運動的看法!證明給政府睇,其實很多運動都有不少有潛質的運動員!」斷斷續續練了拳擊運動只有5、6年的余鐵良(阿良),去年4月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的事業,全情投入訓練,希望能夠奪得一張京奧入場券;他亦成為香港拳擊總會,衝擊京奧的最大希望。
轉職業獲父親體諒
阿良讀小學時常到南華會打羽毛球,而球場旁的活動室,便是他初次體驗拳擊運動的地方,「細個睇電視見到泰臣(前重量級拳王)打拳,自己一直唔敢試,只係每次打完羽毛球都會在活動室外偷看人練拳。」
直至小六,阿良才戰戰兢兢地開始學打拳,可惜在短短兩年間,便因為經常受傷而被父母終止;直到24歲,阿良踏入社會工作,自主權大了,便再次練拳,「放工後凌晨12時也會落街跑步練氣,但工作後已很累,怎樣練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去年4月,阿良有個令周遭人也感到驚訝的決定,「每日都返工放工,有一天我在想,我的一生是否就這樣渾噩的過去?」為了不想令自己有遺憾,阿良毅然辭去營養纖體顧問的工作,並成功說服家人,正式成為職業拳手:「其實好多謝家人,特別是父親的體諒,還有總會的栽培及女友的支持。」
打遍香港無敵手
在短短1年多的職業生涯,阿良已打遍香港無敵手,不少拳手因為他的出現而「聞風喪膽」、放棄參賽,「拳擊運動不是單單的拳來拳往,其實就像onemanfootballgame,可主攻或主守,拳擊可以有很多種玩法。」
一周練6天,每天最少練4至5小時,唯一一日放假做「正常人」的阿良說:「放假時去看戲、行街,對我來說已經很難得;職業拳手要兼顧很多事,放假也要注意飲食。希望這一切付出,將來能夠開花結果。」
余鐵良小檔
出生日期:02/10/1979(28歲)
身高1米90:體重75公斤
成為職業拳手年份:06年4月
個人榮譽:
2006至2007年香港75公斤級首席拳手
2007年全國拳擊錦標賽75公斤級16強
2006年第28屆泰皇盃國際邀請賽75公斤級8強
話你知:港派5將戰京奧遴選賽
奧運拳擊亞洲區遴選賽,將於明年1月及3月分別在曼谷和哈薩克舉行,每個級別有4個京奧亞洲區席位;港隊將派出5名選手分別出戰51、54、57、60及75公斤級5個組別。除余鐵良鐵定在75公斤級代表港隊出戰外,其餘級別代表則需留待拳擊總會在本月底開會,以各拳手全年成績及訓練進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