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發金屬重量大突破<br>獲世界創新科技獎 美空軍來港商合作

理大研發金屬重量大突破
獲世界創新科技獎 美空軍來港商合作

【本報訊】新一代的空中巨無霸,製造材料將會因理工大學的發明而大大減磅。理大機械工程學系主任呂堅花9年時間,成功研發的表面機械研磨處理方法,能使金屬表層的晶粒達到納米量級,可用以減輕飛機製造物料重量和更堅固。美國空軍及美國波音公司早前專程來港跟他商討合作,他正與歐洲空中巴士合作進行實驗。他更憑該研究在第56屆世界創新科技博覽會奪得特別嘉許金獎及特別獎。 記者:梁美寶

理大在今屆世界創新科技博覽會奪得兩個特別嘉許金獎、兩個金獎、一銀獎、一銅獎及三個特別獎。獲特別嘉許金獎的呂堅昨日表示,他花了9年研究出表面機械研磨處理方法(SMAT),能夠使金屬表層晶粒大小達到納米量級,該處理方法可提高材料的整體機械性能,同時可改良材料接受表面化學處理的效果。這種創新納米加工工藝可應用於大部份工業領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等。

生產血管金屬支架

他指冠心病病人接受「通波仔」手術後,須在血管內放入金屬支架用以擴張血管,但有關金屬往往有毒素及對人體造成排斥,雖然不致命,但他發現以其研發的處理方法,可改變金屬材料所產生的化學效果,更可淡化金屬支架毒素,他現正與內地的醫療生產商合作,將大規模生產這金屬支架。
除此,呂教授說以該處理方法可改變飛機材料的重量,如用以製造機身的材料經處理後,減輕重量,但金屬更堅硬,飛機可乘載更多乘客。他說,該處理方法已在美國取得多項專利,他又正與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EADS)合作及進行實驗,以減輕空中巴士重量及增加堅韌性。
由於該方法用途廣泛,又可應用於軍事及改善現時戰機裝備,就連美國空軍早前也專程到理大,向他了解該處理方法如何應用於戰機上。同時,美國波音公司及多間飛機製造商均對此感興趣,而與他商討及研究發展空間。被問及現在有否與國家軍事研究改善軍備,他則說該處理方法應用可以涉及軍事,但他只管買賣專利及不希望涉及太敏感項目。
呂堅在內地出生,於北京大學畢業後,即赴法國工作及進行研究,去年更獲得法國政府頒授法國國家榮譽騎士勳章,以表揚他在研究和教育的卓越成就。他於兩年前加入理大擔任機械工程系系主任。

特別嘉許金獎及特別獎:
納米金屬材料,可應用於汽車、飛機,減輕重量及增加安全(機械工程學系主任呂堅)。

金獎及特別獎:
理大關師傅智能康復治療系統,協助中風病人伸展關節(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助理教授湯啓宇)。

特稿:全球首個塑膠造火牛

獲得特別嘉許金獎的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及應用物理系助理教授黃元華,約用三年時間,經歷多次實驗失敗,成功發明聚合物黏合的磁性裝置,可用以製成全球首個塑膠造芯的變壓器(俗稱火牛)。

具有不易碎特質

鄭教授說,現時所有用於電腦、電器的火牛均以鐵芯製造,體積較重及不環保,過熱時有爆炸危險,而且跌落地上易破碎。但他們的聚合物黏合的磁性裝置,可容許磁芯製成不同大小、尺寸及可變化的形狀,具有不易碎的特質,更可應用於製作火牛的芯。
他說,現已有廠商與他們合作研發,希望生產這種全球第一個塑膠料製的火牛於全球發售。生產該火牛的成本較一般鐵芯火牛便宜一半,壽命與其他火牛一樣,大約可用10年或以上。黃元華說,他們當初研究目的是希望推動環保。該發明除可用於製作火牛外,用途甚廣,包括電感器零件、直流電源轉換器、電磁波濾罩等。該研究成果去年曾獲得第116屆中國全國發明展銀獎。
本報記者

特別嘉許金獎:
聚合物黏合的磁性裝置,即以塑膠物料製造火牛,環保及安全(右起: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應用物理系助理教授黃元華)。

其他獎項

金獎:應用於物流業的PickPacker智能倉庫容積管理系統(工業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劉湛華)。

銀獎:減痛穴位按壓筆,腰背痛及頸痛人士按自選模式使用(護理學院鍾慧儀教授)

銅獎及特別獎:納米結構的光子纖維及其纖物,可應用於衣物、玩具、通訊系統(紡織及製衣學系主任陶肖明)。

資料來源:理工大學

話你知:如應用科學小諾貝爾獎

世界創新科技博覽會(BrusselsEureka2007)已有多年歷史,被喻為應用科學界小型諾貝爾獎,殊榮極高。主辦當局每年均會邀請全球國家與地區約60組代表參加,展出最新發明,獲選全球最佳發明將可獲金獎、銀獎或特別獎不等。該博覽會已踏入第56屆,今年有逾30國家及地區參加。理工大學曾多次參加該博覽會,2001年理大與牙醫伍仕銓等共同研發太空儀器「岩芯取樣器」獲金獎,該儀器於2003年的火星探索任務之中,獲歐洲太空總署應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