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下)(含內容) - 谷德昭

《投名狀》(下)(含內容) - 谷德昭

電影像紅酒,有些看裝潢已知碰不得,有些放近鼻端已被嗆得急急放下,有些勉勉強強為求氣氛囫圇吞下,有些開宗明義陳年佳釀宜慢啜輕嚐,也有一些特別有個性的,需要適當時間培養透氣,初入口時未明箇中真味,喝着喝着才啖出所以然來,aftertaste尤其悠長,跟同喝者事後傾談,又談出另一番景象。
《投名狀》是後者,表面上《投名狀》講的是戰亂時期三個熱血男兒義結金蘭的故事,但電影中三人立下投名狀結為兄弟的原因建基於不信任,等於以天地為證立下毒誓,一紙投名狀引伸出三人由萍水相逢及至生命互託到最後互殺互害的命運。
邊看時邊想,劉德華與金城武飾演的角色由始至終性格統一,但為何筆墨花得最多的李連杰的角色性格卻陰晴不定,散場後跟友人談論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李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友人一時間答不上,後來邊吃晚飯邊繼續討論,才明白了人根本沒有好與壞,只有在創作的世界中,人才被鮮明劃分為好與壞,在現實世界中,好壞又如何定奪?利益設定立場,立場沒有好壞。李在《投》片中,一時以天下為重,一時執迷權力,人不就是那樣嗎?未到那階段時會這樣想,成功到達某一階段時又會因主觀或客觀因素孕育出另一些想法,沒有對與錯,只極其量可分為那時心裏想的,口裏說的是否出自真心,想騙的究竟是別人還是自己。
尤其是在《投名狀》的世界,兵荒馬亂,死亡比活着容易,為了生存,或生存得更好,好壞對錯變得模糊一片。越討論越覺《投》片戲中人的性格命運似曾相識,可代入古今中外許多界別,甚至是近代中國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找一個好伴,一起去看《投名狀》,然後一起好好品味那份aftert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