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舊詞新解<br>【特困生】一上課就想睡

大學校園舊詞新解
【特困生】一上課就想睡

一名身形肥胖、老闆模樣的中年男子,日前怒氣冲冲地走入上海一間學校的課室,指着正在上課的老師說:「告訴你班上(學生),俺有錢,不許叫俺兒子『特困生』(家境貧窮的學生)!」班上同學聽後都偷偷笑起來,因為這名廿四孝父親以為同學說他兒子窮呢!
上海大學校園最近流行舊詞新解,對現有用語注入趣味性的新意思,「特困生」的困字與睏同音,其實是指一上課就想睡覺的學生;形容經濟平穩過渡的「軟着陸」,就被引申指一些學生經過補課後成績勉強過關;原意指股市大跌的「崩盤」也被用來指戀愛告吹。早已被淘汰的「286」電腦,則用作比喻行動遲緩、反應慢的人。罵人「自大了點」呢,其實是指「臭」,因臭字是由「自」、「大」及「點」組合而成。

「貝多芬」即背部露得太多

除了上海,溫州等其他城市的大學校園,也流行這種加入學生創作的語言,例如用「貝多芬」形容一個女子背部裸露太多!說一個人「卡門」,是指他胖得卡在門中間,進不去!「大喜之日」是指要洗很多衣服的日子。
上海理工大學一名專家認為,這種賦與新義的流行語在大學廣泛應用,已成為校園文化特點,因大學生對新事物特別敏感,又有創新思維,大學校園成為流行語的發源地。溫州大學法政學院一名社會學老師認為,流行語方便學生交流,但如果太氾濫,恐怕會影響他們與其他人溝通。

【老孔】
假正經。

【崩盤】
失戀。

【貝多芬】
女子背部露肉太多。

【卡門】
人肥得會被卡在門中。

【軟着陸】
學生通過補課後成績勉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