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德士古道兩死一傷奪命車禍中,肇禍喪生的司機是一名考獲車牌僅兩個月的「新牌仔」。針對近年接連發生涉及新牌仔的嚴重車禍,政府建議將電單車「P牌」計劃擴展至私家車和輕型貨車,下月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
根據政府01至06年的資料顯示,以每千名私家車司機計算,駕駛年資少於1年的新牌仔涉及意外比率是6.95人,較1年牌以上的3.51人高出近一倍。
自00年10月推出電單車暫准駕駛期1年,俗稱「掛P牌」計劃後,電單車新牌司機意外率大幅下降近35%,政府較早前建議將掛P牌計劃擴展至私家車及輕型貨車。
欠實際經驗 助適應路面
政府建議的法例包括:私家車及輕型貨車新牌司機,要通過12個月暫准駕駛期,須在擋風玻璃及車身展示「P」字牌,時速不得超過70公里,在三線或以上高速公路行車時不得行快線,與電單車不同的是,私家車「P牌」可以載客。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蒙海強贊成有關建議,他認為此舉有助新牌仔有系統地適應危機重重的路面環境。他表示,新牌仔經過考試才獲發牌,駕駛技術理應及格,欠缺的是實際經驗,他以昨凌晨的奪命車禍為例:「路面急轉彎,好易失控撞向路中間石壆、燈柱或防撞欄引致意外,就算車速唔太快都會影響旁邊車輛,新牌仔經驗不足就特別容易闖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