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及,環球股市牛市不但尚未完結,而且有機會在明年屢創新高後,始步入最終階段。至於牛市最精采部份,料會發生在新興市場及其相關行業,走勢甚有可能仿照2000年科技股最後期的泡沫式升勢。
現時所謂的信貸緊張狀況,主要集中美、歐金融體系內,並不能代表全球資金流通量的真實情形。事實上,新興市場經濟的實質貨幣供應量,正持續以超過年率14%高速擴張(見圖),對當地資產價格有重大支持。大部份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亞洲及拉美地區,現時均維持龐大流動賬盈餘,對海外、特別是美、歐的借貸需求十分低。
經貿狀態微妙轉變
適逢美、歐金融機構在次按問題上錄得重大虧損,其股價因而出現大折讓,引起坐擁大量資金的新興市場投資者濃厚入股興趣。因此,次按危機變相把美、歐金融業的大量股權,轉移至新興經濟國家手上,未來全球經貿的均衡狀態,勢將出現微妙轉變。
新興市場游資充裕,解釋了為何當地股市能夠持續跑贏成熟市場,今年以來,新興股市錄得近四成升幅,較整體環球股市一成升幅為佳。在次按陰霾下,新興股市仍能錄得如此成績,假如美、歐金融體系緊張狀況稍為消退,明年全球股市如何可想而知。
全球減息潮正蔓延
聯儲局剛宣佈同時削減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及貼現率四分之一厘,相信對解決當前美元銀行同業資金緊張狀況,起不了大作用。因此,筆者預期,聯儲局下次議息日(1月30日)前,向銀行體系大量注資,及再削減貼現率機會大增。再減貼現率迫使銀行同業放膽拆放,屆時拆息將有望跌回基金目標利率水平,這樣一來,可有效釋放過去3次減息後積存的潛在信貸力。
隨着美國、加拿大及英國央行先後宣佈減息,預期明年中前,歐元區亦會緊隨其後,步入減息周期。新興市場整體息率原先已低於中性水平,現時成熟經濟體系陸續減息,勢將進一步推低新興市場息率,放鬆銀根。在環球股市牛市未完及新興市場游資充裕前提下,除非現時持股比重已經偏高,否則「逢低吸納」及「買入持有」,仍是中長線投資者最基本策略。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