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日本 - 雷競璇

消失中的日本 - 雷競璇

這樣的新聞報道,好像過不了多久就遇上,但這次一則見於法文《世界報》,是我讀了三十年而又非常信任的報章,二則涉及和我們形同寃家的鄰國,也就格外留神。
這是刊於今年九月二十九日的一篇專題文章,說日本正在消失之中,而且從趁勢來說,時間日漸提前;原因甚為簡單,日本人不願而且愈來愈不願生小孩是也。換言之,正中了我們古來所說「無後為大」的顧忌。
根據統計,日本的生育率只有一點三,屬全球最低之一,遠遠達不到保持平衡的二點一。因此,每年減少人口一百萬,長此以往,日本會在八百年後渺無人煙。八百年有點遙不可及,但這是按目前情況推算,由於出生率會加速下降,消失點極可能大大提前。二○○六年時,電腦計算出來的消失年份是公元三二○○年,一年後的推算已經提前約二百年,你說可怕不可怕?
如果八百年太遙遠,不值得為之多費心思,一些先期徵兆則無法視而不見,此即嚴重的人口老化是也。日本現在超過七十五歲的老人有一千一百萬,接近人口總數的一成,估計二十年內增加一倍。日本全國百歲開外的超過三萬二千,全球最高壽的男子也在日本,九月時慶祝一百一十二歲誕辰。這連串紀錄雖然都值得日本人自豪,但代價極之高昂,勞動力不足,在職和繳稅人口銳減,頭重腳輕,經濟失衡,國際影響力日漸倒退。
類似的報道我以前在歐洲求學時讀過,印象最深的一次關於德國,當時兩德還未統一,富裕的西德出生率奇低,電腦推算會在某年份消失。之後法國也為人口減少,國力不繼擾攘了一番。結果兩德統一,以人口計成了歐洲第一大國,注意力轉移到怎樣照顧新增的幾千萬窮親戚。法國則前屬殖民地源源不斷送來移民,政府要設法多立關卡,連現任總統也是二代移民,來自匈牙利。未知日本是否既無領土可以吸納,也無移民可以引進,問題真的嚴重,向來謹慎的《世界報》不得不撥出版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