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信息產業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國互聯網用戶達到1.72億,全球排第二位。美國網民超過2.1億排第一。按照「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規劃,中國網民到2010年將達到2億,年均增長8%,普及率為15%。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逾兩個半小時。
年輕網民佔80%
有內地專家表示,美國、韓國等國家的上網普及率超過百分之七十幾,「肯定是少了,我國網民比例才百分之十幾,起碼要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才能趕上發達國家。」而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國民接觸互聯網的日均時間迅速增長,從2002年的每天88.5分鐘提高到2007年每天159.5分鐘,增長幅度達到57%,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每天接觸的最重要的媒體之一。全國1.72億的網民中,年輕網民佔80%。
網絡新詞「河蟹」諷中央
「河蟹」、「基民」、「7時代」……網絡族群後浪推前浪,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情,一些我們不懂的詞語,還有一些我們不懂的生活。如果,你無法跟上網絡族群的腳步,你將成為被淘汰的一群,與時代脫節。2007年網絡十大新名詞,充份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變遷。
網站刪敏感字眼響應和諧
隨中共十七大在今年10月召開,當局為營造社會和諧氣氛,無論是互聯網、報章或電子媒體,幾乎一片歌舞昇平。內地許多媒體,特別是互聯網,為響應中央精神,舉凡出現敏感字眼,隨即做出一一刪除的行為,稱之為「河蟹」,即取「和諧」普通話的諧音。
2007年,對內地老百姓而言,是豐收的一年,中國已經步入「7時代」。人民幣隨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其兌美元的滙率,由年初的1美元兌8.2元人民幣,屢屢破8,至目前的1兌7.3,升值約一成,打破多年來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水平的常態。
而內地股市在07年持續暢旺,除造就大量股民外,亦吸引了大量投資基金的「基民」。
本報記者
網上10大新名詞
1)干物女 放棄戀愛、假日躲在家睡覺、凡事都說:「這最輕鬆」的年輕女人
2)曬客 熱衷把私人物件以及個人生活放上網曝光的網友
3)河蟹 「和諧」普通話諧音,暗諷一些網站響應政府實施和諧社會,刪除敏感留言
4)基民 投資股票的人叫「股民」,投資基金的人自然叫「基民」
5)散粉 忠實擁躉、影迷,叫「粉絲」,甚麼明星都愛捧的,叫「散粉」
6)樂活族 追求健康、心靈滿足、崇尚自然生活的族群
7)微笑圈 奧運志願者佩戴、承諾為奧運服務的塑膠手環
8)白奴 「白領奴隸」的簡稱,甘心受房子、汽車、奢侈品勞役
9)亞婚姻 有婚姻之名,而無婚姻之實的夫婦關係
10)7時代 指人民幣升值,對美元滙率「破8」(即每美元兌8元人民幣),進入1美元兌7元人民幣的時代
資料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