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會最後關頭美國讓步<br>09年訂新減排條約

氣候大會最後關頭美國讓步
09年訂新減排條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90名成員前天(周五)過了期限仍未能就「峇里路線圖」達成共識,在幾乎難產下出現戲劇性轉變,先是歐盟作出最大讓步,然後美國在壓力下突然改變態度屈服,大會昨天終於通過「峇里路線圖」計劃,同意進行談判,務求在2009年底前就全球減少排放溫室氣體達成新條約。

由於規定發達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屆滿,今次會議是希望趕及在2009年制訂新條約取代《京都議定書》,提高減排目標,歐盟要求在2020年的減排目標訂為比1990年水平低25%-40%,寫入「峇里路線圖」中,但當今唯一拒簽《京都議定書》的美國堅拒寫入減排數目,雙方爭拗20小時,歐盟終於屈服,把具體減排數字由協議正文,移到注解部份。

沒訂減排廢氣目標 路線圖被轟軟弱無力

美國拒絕作出實質減排承諾,又耍手段要求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對減排目標作出承擔,否則美國不會接受妥協方案,令談判一度僵持,有代表大罵美國「若不帶頭領導……就滾開」。美國提出反對後數分鐘突然改變立場,代表團團長多布里揚斯基(PaulaDobriansky)說︰「美國十分肯定會議的努力,也肯定我們是行動一致的,我們同意協議。」現場立即爆出熱烈掌聲。
美國形容協議揭開氣候外交新一頁,東道主印尼形容這是「突破」。「峇里路線圖」將參與者擴大到包括美國、中國和印度這三大廢氣排放國,可是協議沒有訂出減排目標,只訂下未來兩年談判議程和時間表,因此環保人士批評文件軟弱無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氣候改變計劃幹事韋羅馬說:「當美國被要求滾開,他們就向壓力屈服。峇里路線圖為下任美國總統留座,期望能在遏止氣候危險改變作出實際貢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於達成協議表示欣慰,但強調「這是開端,而非結束,我們將進行更複雜、漫長和艱巨的談判」。
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