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男男性接觸者感染愛滋病個案不斷增加,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過去共發現三個病毒基因排序相似的愛滋病感染群組,大部份都是同性戀者,逾七成組內患者有超過50名性伴侶,並曾感染梅毒及椰菜花等性病,他們較多在互聯網及性派對中尋找性伴侶,令有關愛滋病病毒廣泛存在於男同性戀群組。
同性戀網頁找性伴
衞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的《傳染病直擊》指出,本港今年上半年共有86宗屬於三群組的感染個案,大部份患者為男同性戀者。防護中心比較了33名愛滋病感染群組患者及57名非群組患者,他們均沒有固定性伴侶、較少使用安全套的男男性接觸者,結果發現,73%群組患者各有超過50名性伴侶,較非群組高20%,76%過去曾因性接觸而感染性病,但只有44%非群組人士曾感染性病。
另外,73%群組患者會透過同性戀網頁尋找性伴侶,大部份會在家中進行性行為,他們亦會參加性派對,從而結識更多性伴侶,在進行性行為前或期間亦會服食精神科藥物。
報告指,上述種種都是愛滋病個案上升的原因;研究有助制訂預防及控制愛滋病傳染的方案。